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新時代進一步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的意見〉的通知》精神,推動全市科學技術普及(以下簡稱科普)事業高質量發展,結合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黨的領導,堅持服務大局,堅持統籌協同,堅持開放合作,切實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牢固樹立穩進增效、除險清患、改革求變、惠民有感工作導向,實施新時代科普行動,打造西部科普中心,全面提升科普能力和全民科學素質。到2025年,公民具備科學素質比例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基本形成與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相匹配的科普服務能力和科學傳播體系,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大科普格局加快形成。到2035年,公民具備科學素質比例邁入全國前列,科普服務高質量發展能效顯著,科學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為社會主義現代化新
重慶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推動構建大科普工作格局
(一)強化各級黨委和政府科普工作領導責任。落實科普相關法律法規,把科普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列入重要議事日程,與科技創新工作同謀劃、同部署、同落實。建立完善科普工作聯席會議制度,深入實施全民科學素質行動,為全社會開展科普工作創造良好環境和條件。
(二)夯實各行業主管部門科普行政管理責任。科學技術行政部門要強化統籌協調,制定科普工作規劃、年度工作計劃,強化督促檢查,按有關規定開展科普表彰獎勵。有關部門要加強行業領域科普工作的組織協調、服務引導、公共應急、監督考評等,分工協作、齊抓共管,共同推動新時代各項科普工作任務落實。
(三)發揮群團組織科普工作社會力量作用。科協要發揮科普工作主要社會力量作用,履行全民科學素質行動牽頭職責,強化科普工作職能,加強科技人文交流,提供科普決策咨詢服務。有關群團組織和社會組織要根據工作對象特點,在各自領域開展科普宣傳教育。
(四)增強學校和科研機構科普工作責任意識。高等院校、科研機構要加強科普與科研有機結合,發揮資源優勢,加大優質科普內容生產、科普資源供給,主動面向社會開放。中小學校要推動科普與教育深度融合,加強科學教育,組織并支持師生開展科普活動和創新實踐活動。
(五)引導企業積極履行科普社會責任。企業要加大科普投入,促進科普工作與科技研發、產品推廣、創新創業、技能培訓等有機結合,不斷提高員工科學素質。鼓勵企業結合實際開放科技資源,面向社會提供科普服務。
(六)推動媒體發揮科普傳播渠道重要作用。主流媒體要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增加科普內容,豐富傳播形式。各類媒體要加大科技宣傳力度,擴大覆蓋面、增強實效性;強化責任意識,加強對科普作品等傳播內容的科學性審核。
(七)鼓勵科技工作者踐行科普使命。科技工作者要發揮自身優勢和專長,運用公眾易于理解、接受和參與的方式傳播科學知識和推廣創新成果。鼓勵和支持老科技工作者積極參與科普工作。
(八)倡導公民自覺提升科學素質。倡導公民積極參與科普活動,關心國家和我市科技事業新發展新成就,主動學習、掌握、運用科技知識,自覺抵制偽科學、反科學等不良現象。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