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
區塊鏈項目都為自己的智能合約設計了新語言,例如,
以太坊使用的是Solidity,臉書的Libra設計了Move這種專用智能合約語言。那么,是否實現專用的新智能合約語言會更好呢?這很可能是一種不好的風氣,因為大部分新的程序設計語言并無必要,而且在今天的計算機科學基礎上,要設計實現一門新語言本身并非難事,但要設計一門優秀的新語言則難上加難。很多
區塊鏈項目可能只是出于市場宣傳或炫技而設計新語言。
未經時間考驗的語言可能存在不完善之處,例如,以太坊智能合約暴露的安全問題就反映出Solidity作為新語言在設計上不夠完善。某些新語言并不能帶來功能實現上的突破,反倒是經歷過很長一段時間考驗、被多次優化的經典語言更加安全有效。
目前有不少區塊鏈采納基于WebAssembly(WASM)的虛擬機來實現智能合約。在WASM生態里,結合LLVM這種可以把實現語言和目標編譯代碼解耦合的成熟技術,理論上未來用任何語言進行開發都是可行的。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