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使傳統
區塊鏈防篡改技術更契合工程驗收場景,對其進行改進和優化設計非常重要。
首先,對區塊鏈數據結構的隨機數進行進一步Hash操作,讓該部分數據達到最終Hash的目的;對節點數據庫的可追溯性和不可篡改搜索方法進行優化,使得一個或者多個節點的數據庫被修改,不會影響到其他節點的數據庫;增強和優化區塊鏈底層共識算法EOS,提高交易吞吐量并縮短共識達成時間;提高交易防偽算法、優化加密算法服務等,以提升篡改難度。
其次,優化改進BFT(Byzantine Fault)算法,使得所有服務器節點采取一致行動,整個系統共同維護單一的狀態;提升PBFT(Practical Byzantine Fault)算法的主節點選舉可靠性,即采用投票機制與信譽度相結合的區塊生產節點選舉算法;PBFT算法依賴于多個節點背書,因而對業務節點“罷工”具有更強的抵抗性。多措并舉,提升區塊鏈系統的防篡改能力。
最后,系統設計采用DPOS(Delegated Proof of Stake)的BP Schedule機制,結合EOS區塊鏈對同步時鐘和BP Schedule進行強約束。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