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市場是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的重要渠道,在科技創新資源配置中發揮重要作用。2022年,
北京技術合同成交額達7947.5億元,增長13.4%,居全國首位。2023年一季度,北京技術合同成交額1895.4億元,增長17.1%,再創新高,持續全國領先優勢。
近年來,北京疏通科技成果轉化“堵點”,為創新者賦權,助科技成果落地,成效顯著。數據顯示,2012年至2021年間,北京技術合同成交額以12.34%的年均增長率逐年遞增。2022年至今,成交額持續穩定增長,延續全國領先態勢。
這歸功于北京在“先行先試”基礎上,強化政策創新、探索轉化機制、建立轉化平臺、加強人才培養,逐步形成了科技成果轉化的北京模式。例如,北京圍繞科技成果轉化鏈條精準施策,完善成果轉化體系。聚焦科技成果源頭,完善科技成果評價體系。健全成果轉化基礎設施建設,促進技術轉移機構發展及技術經理人隊伍建設。針對交易定價等難點痛點,提出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費”的模式創新。
“科技成果‘先試用后付費’等一攬子新政實施后,高校科研院所前來登記技術合同的創新主體顯著提高,創新活力進一步增強。”北京技術市場管理辦公室副主任王磊說,從數據來看,企業是當前北京技術合同成交額的主要貢獻者。
記者了解到,最新修訂的《北京市技術合同認定登記管理辦法》于4月12日剛剛出爐,旨在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加快發展技術要素市場。“新修訂的管理辦法進一步簡化了審批流程、降低了服務成本,將更大程度調動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開展創新和技術交易的積極性。”王磊說。
目前,北京技術合同網上登記系統已引入AI智能識別和
區塊鏈技術,突破在線打印登記證明、電子簽章等功能障礙,實現全程網辦。截至2022年,該系統注冊用戶數量達66207個,訪問總數達156940次。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