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工業門類齊全,以智能科技為引領發展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有基礎、有優勢。”市工信委主任尹繼輝介紹。
說起天津的產業基礎,尹繼輝如數家珍──我市電子信息產業規模占全市工業近9%,集聚了中科曙光、天津飛騰等一批行業領軍企業。2017年,曙光產值超60億元,58同城營收突破30億元,市值達到百億元,連續多年增速超20%;
云計算、大數據的支撐服務能力提升,濱海工業云平臺被工信部列為工業云創新示范工程,卓朗科技云成為全國領先的制造業信息技術開發和行業解決方案服務商;
全市有國家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試點企業14家,國家級兩化深度融合示范企業有4家。在天津高新區天地偉業技術有限公司,記者印證了尹繼輝的話。
“今年,我們自主研發推出全景多目智能攝像機,實現拍攝360度全景高清畫面,這些應用在
人工智能領域的創新技術,讓企業連續三年營收增長超過30%。”天地偉業相關負責人說。
在天津港保稅區,天津愛瑪信自動化技術有限公司車間里,一臺臺機械手臂正在熟練加工。
“這兩臺機器人,可以替代兩個班次的12位工人。”愛瑪信公司負責人介紹。
在天津港保稅區,集聚的智能科技企業已超過百家。而在天津開發區,已聚集包括深之藍、泰華機器人、川崎機器人、鴻天自動化等60多家智能制造企業,北辰的高檔數控機床及大型智能成套裝備、武清的機器人產業等,也都在茁壯成長中。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