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充分發揮
低碳技術的支撐作用,推動零碳、低碳技術在重點排放領域的研發和推廣,同時利用生態碳匯和碳捕獲、利用與封存技術(CCUS)等負碳技術增加碳吸收能力,增強應對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的能力,助力中國“雙碳”目標的實現。另一方面,大力發展數字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控制煤電、
鋼鐵、
水泥等高耗能、高排放(“兩高”)產業盲目擴張,推動“兩高”產業由清潔生產向低碳生產甚至零碳生產轉型。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