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龍反映,從事
碳排放核查等崗位的新人月工資在5000元到8000元不等,5年工作經驗的年薪可拿到20萬元;從事碳配額交易的
碳交易經紀人,年薪可達到30萬元至50萬元。
企查查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底,國內綠色
低碳相關現存企業達到187萬家。2020年至2022年新注冊量同比分別增長19.5%、54.38%、29.29%。綠色低碳企業增速快,意味著這一領域充滿活力,未來綠色人才的需求將激增。
以當前特別火的“雙碳”相關職業為例,
天津市某化工企業一名工程師介紹說,作為碳交易市場履約企業,公司此前只有1名專職碳資產管理師。考慮到碳資產的
金融屬性,未來可能需要50名專業人員。“碳排放量的監測、碳資產金融屬性的開發,都需要專業人才。”這名工程師說。
“隨著我國生態環境治理向深、向細發展,未來,綠色金融、新
能源、環保咨詢、再生資源回收等領域或將誕生更多綠色職業崗位,并承載更多人才就業。”中交(天津)生態環保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黃佳音預測。
面對綠色職業未來的發展新趨勢,
山東財經大學教授劉華軍認為,高校和研究院所應推動現有人才培養體系改革創新,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努力培養與綠色職業發展相適應的創新型、復合型人才。同時,讓職業教育與高等教育各顯其能,推動人才培養駛上“快車道”。
為吸引更多高端人才、年輕群體加入,相關部門應積極引導和規范綠色職業發展,幫助從業者提升技能和職業認同感。“各方應該廣泛開展綠色低碳教育,增進社會各界對綠色職業的認知度、認可度。”劉華軍說。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