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生態環境廳與山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近日聯合印發實施《山東省碳普惠體系建設工作方案》(以下簡稱《工作方案》),現解讀如下。
一、政策背景
習近平總書記在2022年1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體學習時指出“要倡導簡約適度、綠色
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導綠色低碳消費,鼓勵綠色出行,開展綠色低碳社會行動示范創建,增強全民節約意識、生態環保意識”。2022年6月13日,生態環境部等7部門聯合印發《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實施方案》,作為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重要文件之一,明確提出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從源頭上減少污染物和
碳排放;引導公眾優先選擇公共交通、自行車和步行等綠色低碳出行方式。探索建立“碳普惠”等公眾參與機制。2022年8月30日《國務院關于支持山東深化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國發〔2022〕18號)要求,深入實施綠色低碳全民行動,探索建立個人碳賬戶等綠色消費激勵機制。碳普惠是為廣大群眾和小微企業的節能減碳行為賦予價值而建立的激勵機制,近年來在國內一些省市已經開始先行先試。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弘揚綠色低碳理念,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推動綠色低碳全民行動,結合山東省實際情況,研究制定了本《工作方案》。
二、文件意義
《工作方案》明確了山東省碳普惠體系建設的總體要求和建設思路,聚焦4大關鍵環節,部署11項重點任務,旨在通過碳普惠體系建設,建立低碳行為正向引導機制,激勵社會各界積極參與節能減排,打造山東綠色低碳轉型發展的新亮點。該方案的出臺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碳達峰、碳中和的重要決策部署的具體舉措,對促進綠色消費,助力低碳轉型升級,充分調動公眾參與減排的積極性,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營造全社會節能降碳的良好氛圍,加快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三、主要內容
《工作方案》主要包括指導思想、主要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明確了碳普惠體系建設工作的指導思想。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堅持“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全民參與”原則,鼓勵開發碳普惠減排項目,積極拓寬消納渠道,構建可持續發展的碳普惠體系,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弘揚綠色低碳理念,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
第二部分明確了碳普惠體系建設的主要目標。共分為兩個階段目標:到2023年底形成碳普惠體系頂層設計,構建相關制度標準和方法學體系,搭建碳普惠平臺,探索建立個人碳賬戶和多層次碳普惠核證減排量消納渠道;2024—2025年要逐步完善碳普惠體系,擴大碳普惠覆蓋范圍和項目類型,基本形成規則清晰、場景多樣、發展可持續的碳普惠生態圈。
第三部分明確了碳普惠體系建設的重點任務。針對碳普惠體系建設的階段目標,系統性地提出了管理制度體系建設、技術支撐體系建設、項目開發體系建設以及碳減排量消納體系建設的重點任務和具體要求。
第四部分為保障措施,從加強統籌協調、強化支撐保障、加強監督管理和注重宣傳引導四個方面,保障《工作方案》順利實施。
四、特色亮點
《工作方案》結合我省實際提出了一些創新性的舉措:一是首次明確在全省區域構建碳普惠體系;二是鼓勵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替代修復使用碳普惠核證減排量,在有效震懾生態環境違法行為的同時,也拓寬了碳普惠核證減排量的消納渠道;三是在我省低碳發展基礎較好的城市設立區域運營分中心,因地制宜地開發具有自身特色的碳普惠模式,省市上下銜接、一體聯動,注重全面推進,整體提升。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