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中心是數字經濟時代的新型生產力,在數字經濟大潮下能耗增長較快。據中國信通院估算,2020年全國數據中心耗電量約760億千瓦時,占全社會用電量的1%。如果折算為二氧化
碳排放量,2020年全國數據中心二氧化碳排放量約4400萬噸,是ICT行業碳排放的重要來源。不過對比來看,數據中心耗電及碳排放量遠低于電力、化工、交通等高排放行業。
工信部高度重視對數據中心節能降碳工作的引導,并提出了明確的量化發展目標。《“十四五”信息通信行業發展規劃》中提出,到2025年新建大型和超大型數據中心PUE<1.3。《新型數據中心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中指出,到2023年底新建大型及以上數據中心綠色
低碳等級達到4A級以上。
立足現階段發展來看,數據中心節能降碳要實現上述發展目標仍面臨不小的挑戰。高艷麗解釋道,當前,隨著數據中心投資項目節能審查、數據中心節能監察等事前事中監管機制的建立,我國數據中心節能水平持續提升,但仍有部分存量中小數據中心PUE在2以上,老舊數據中心在IT設備、供電系統、制冷系統等方面都尚未實現最大化的
能源效率。
此外,區域布局不合理、綠色能源應用不足、碳排放核算和抵扣機制尚未建立等現實問題也在制約著數據中心的綠色低碳轉型。“十四五”時期,數據中心作為數字經濟發展的數字化底座,其能耗和碳排放量預計仍將處于上升期,節能降碳壓力較大。
高艷麗建議,應從四個方面持續深化數據中心節能降碳工作。
一是實施新型數據中心建設布局優化行動,加快建設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按需建設省內數據中心,靈活部署邊緣數據中心,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二是加快實施綠色電力交易試點,加快平價項目綠證核發,對數據中心采購綠電優先支持,建立綠色能源與碳排放量之間的抵扣機制,提高數據中心綠色能源應用水平。
三是加快供電制冷等設施層、服務器存儲等IT層、軟件及數據備份等業務層節能技術創新與應用,持續挖掘數據中心節能潛力。
四是探索建立國家及地區級數據中心能耗及碳排放監測管理手段,對總體能耗、碳排放、PUE及算力算效等關鍵指標進行全面、實時監測分析,切實提升數據中心全周期能源及碳排放監管能力。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