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醫保電子票據
區塊鏈應用啟動儀式3月30日在
杭州舉行。記者了解到,目前,
浙江省有27家試點醫院已成功上線醫保電子票據應用新模式,參保人可直接在手機上申請報銷,醫保部門自動獲取電子票據及相關資料并在線審核,效率較以往提高數十倍。
數據顯示,浙江省各級醫保經辦窗口平均每年受理零星報銷業務近276萬筆,涉及金額79億余元。“零星報銷業務是醫保經辦的高頻事項,涉及醫保、財政、銀行等多部門多流程審核。”省醫保局智慧醫保專班副主任邵偉彪說,一直以來,參保人遞交材料繁瑣、票據樣式不一、人工審核效率不高、假票據時有出現等問題較為突出。
醫保電子票據應用新模式上線以后,參保人就不需要手動上傳發票和費用明細了。在“浙里醫保”平臺,系統會自動列出參保人所有有效醫療票據信息,只需要選擇就診日期和對應票據,系統后臺可以直接從醫療機構獲取相關信息進行報銷。
作為全國醫保電子票據
區塊鏈應用建設的試點省份之一,浙江省于2月14日啟動建設,3月15日完成業務測試并正式上線,成為全國第一個上鏈省。截至3月29日,浙江省累計上傳自費電子票據9.6萬張、自費明細數據1149萬條,涉及金額4626萬元。
“隨著新應用上線,我們利用
區塊鏈技術實現票據上鏈、明細上鏈、報銷結果上鏈,能夠有效甄別票據真偽,杜絕假發票、假醫療費用明細及重復報銷行為。”省醫保局相關負責人說。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