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27日,中國發展高層
論壇2023年年會在
北京召開。在“
金融服務雙碳戰略”分組會中,中國工商銀行行長廖林說,金融機構應把服務“雙碳”放在中國式現代化大局中去推進,結合當前服務實體經濟的重點,推動綠色金融應該從四個方面發力,分別是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
在協同推進降碳方面,廖林表示,工商銀行是推動綠色金融與
能源強國融合建設。一手抓清潔能源節能環保服務,一手抓火電和行業的安全降碳,積極穩妥支持能源結構轉型。
廖林還指出要推動綠色金融與產業升級融合并進,綠色、
低碳、智能、發展是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方向,在支持先進制造、科技創新的同時,幫助傳統產業低碳轉型,實現可持續發展。
“工商銀行還推動綠色金融與共同富裕融合共處,我們圍繞
碳排放權、排污權、碳匯等綠色發展權益開展金融創新,打通綠水青山轉化通道,努力促進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廖林說,在“兩山”理論發源地
浙江安吉,工商銀行支持當地線上全國首個縣級的竹林碳匯輸儲交易平臺,這是一個新的平臺,讓100多萬畝竹林的空氣變成源源不斷的保障,推動資源財富、生態財富轉化為社會財富、經濟財富。
“最后是推動綠色金融與綠色消費融合升級,工商銀行通過數字化轉型的手段提供消費端的減碳潛力。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推動綠色金融實踐,必須統籌發展和安全,加快構建環境與氣候風險管理體系,做好轉型的風險防范,更好保障經濟轉型安全。”廖林表示。
中國人民銀行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末,我國本外幣綠色貸款余額22.03萬億元。廖林稱,工商銀行是全球規模最大的商業銀行,綠色信貸規模工商銀行已經突破4萬億人民幣,在ESG標準制定、信息披露等方面為全球綠色金融治理貢獻了多個金融方案。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