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上午,由信陽市浉河區委、區政府主辦的“山水浉河云賞毛尖”信陽毛尖521(五云兩潭一寨)
區塊鏈溯源體系上線儀式,在“八大名茶山頭”之一浉河區董家河鎮車云山村舉行。
“山水浉河云賞毛尖”區塊鏈溯源體系上線,是浉河區茶產業發展和信陽毛尖品牌建設新的突破,實現了信陽毛尖綠茶“八大名茶山頭”、2.4萬畝的每一片茶葉都可以溯源,并且實現茶園種植監測、生產加工監控等茶葉種植生產過程全流程監管。
近年來,浉河區委、區政府堅持把茶作為富民強區的主導產業,強政策扶持、強科技支撐、強品牌培育、強茶旅融合,全區茶產業規模、質量和效益顯著提升。截至目前,浉河區茶園種植面積達63萬畝,年總產量5.2萬噸,涉茶總產值102億元,全區農民70%以上的收入都來自這63萬畝“小小的葉子”。
“山水浉河云賞毛尖”區塊鏈溯源體系建設,是浉河區委、區政府貫徹落實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和中央一號文件關于做好“土特產”文章的具體實踐,打造優質高效,安全穩定的生產鏈、
供應鏈和價值鏈,促進
農業節本增效、提質增效、營銷增效。同時,該區也采取積極舉措,全力把信陽毛尖綠茶“八大名茶山頭”推出去,把“五云兩潭一寨”打造成中國高端綠茶的典型代表,讓茶農更富,茶企效益更好,產業發展更強。
筆者從活動現場獲悉,溯源碼是貼在所有可溯源茶葉商品包裝上的標識,此二維碼標識是與信陽毛尖LOGO、信陽毛尖521等標識相合一的統一標識。通過掃描溯源碼主要顯示以下內容,一是種植信息,分為茶園環境信息:空氣溫度、空氣濕度、土壤PH值等信息;茶農及茶園基本信息:茶農姓名、手機號碼等專屬信息,茶園的地理位置、面積、權屬以及航拍地圖、高清遙感影像等準確反映茶園信息和茶農信息的數據;農事操作信息:茶園除草、翻耕、采摘等所有農事操作時間、照片、視頻。二是加工信息,分為茶企對攤放、殺青、揉捻、干燥等關鍵過程的加工照片。三是檢測信息,即該批次茶葉質量檢驗檢測報告。
據了解,區塊鏈溯源碼必須包含種植信息、加工信息、檢測信息三項溯源信息齊備后,才能自動激活溯源碼,如果信息不完備,無法激活這個溯源碼。
當前及今后一個階段,是浉河區農業轉型升級、加快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階段。“山水浉河云賞毛尖”區塊鏈溯源體系的成功上線,是浉河區茶產業發展和信陽毛尖品牌建設新的突破。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