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送達文書在線核驗看似是小小的技術創新,實則能夠在數字時代有效確保電子文書的真實性和權威性,更好地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和司法權威
近日,全國3500多家法院的電子送達文書均支持在互聯網司法
區塊鏈平臺或人民法院在線服務小程序進行在線核驗。至此,人民法院送達的每一份電子文書均可實現區塊鏈存證驗證。如當事人、相關第三方機構對所接收的電子送達文書真實性存疑,均可進行在線核驗。
所謂電子送達文書在線核驗,通俗來講,是指對于法院通過電子方式送達的裁判文書,當事人或第三人可以通過在線核驗方式驗證其真偽。該舉措看似是小小的技術創新,實則能夠在數字時代有效確保電子文書的真實性和權威性,從根本上解決電子文書易篡改、難驗證的難題,更好地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和司法權威。
在司法實踐中,司法機關按照法定程序和方法,將傳票、應訴通知書、判決書、裁定書、調解書等訴訟、法律文書送交當事人或收件人的現象非常普遍。可以說,送達行為既關乎當事人訴訟權利和實體權利的實現與維護,也直接影響著司法活動的公正與效率。譬如,傳票未依法送達給當事人的話,就會影響案件順利開庭審理;判決書未及時送達給當事人,則直接關乎敗訴方能否順利行使上訴權、勝訴方能否及時兌現勝訴權益。
如今,隨著互聯網和智能手機的廣泛應用,司法機關也與時俱進引入電子送達,這種快捷的送達模式,既節約了郵寄送達的費用和在途時間,也免去了當事人舟車勞頓到法院領取裁判文書的成本,便利了當事人,可謂雙贏之措。
但與此同時,電子文書也面臨著易篡改、難辨真偽的短板。尤其是,在事關人身關系、財產權屬、債權分配、房產分割等當事人切身利益的裁判文書中,確保其真實性、不被篡改至關重要,因為這直接關系到當事人能否憑裁判文書順利行使權利、辦理相關事項,也關系到其他行政管理部門能否據此作出相關事項的處理、有關證件的變更。
比如,在離婚案件中,法院出具的離婚判決書中通常會載明婚姻關系何時解除、子女由誰撫養、房產歸誰所有等權利義務事項。理論上,當事人可以憑借生效裁判文書到民政部門與他人辦理結婚登記,到子女戶籍轄區公安部門辦理戶口遷移手續,到房產管理部門辦理房屋權屬變更登記。但是由于電子裁判文書尚無“防偽標志”,容易被篡改,不易驗證真偽,且現實中也發生過電子裁判文書被篡改的情況,這就導致第三方職能部門不敢輕易憑借電子文書辦理相關權利事項的轉移、變更。為此,便會出現相關部門要求當事人提交法律文書原件,或者由其工作人員與法院干警聯系,以確定相關文書真偽的情況。這些“阻梗”現象,既不利于當事人順利憑借電子裁判文書實現權利,也讓司法活動的權威受到“折損”,使得推行電子送達文書的初衷無法得到有效實現。
借助互聯網和智慧法院建設的區塊鏈在線核驗功能,電子文書獲得了“防偽碼”“驗證碼”,這種類似通過學信網核驗大中專院校畢業證書、學歷證書的模式,較好地解決了電子文書的核驗難題。
未來,隨著司法與科技的深度融合發展,還可進一步拓展在線核驗的功能,豐富在線核驗的場景,如可在紙質裁判文書和電子文書中標注類似商品的防偽標志,當事人持該文書辦理事項時,第三方機構工作人員可以通過“掃碼”等方式核實真偽,進而切實踐行“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的司法為民理念,打通司法便民“最后一公里”,確保數字時代每一份電子文書的真實性和權威性,讓當事人及第三方機構通過睜眼可見、觸手可及的方式獲得優質司法體驗。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