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穩定省內煤電油氣生產。嚴格煤炭生產能力管理,組織開展采掘接續提升年活動。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優化礦井開拓布局,積極釋放先進產能。加快大型支撐性、調節性電源建設,建成華汪熱力等大型煤電機組和文登抽水蓄能電站。加大油氣資源勘探開發力度,深化勝利濟陽頁巖油國家級示范區建設,建成渤中19-6氣田陸上處理終端;推進
青島董家口、
煙臺西港區等LNG接收站項目建設,實現龍口南山一期部分投產。2023年,煤炭、原油、天然氣產量穩定在8600萬噸、2100萬噸、5億立方米左右。
(十)增強煤電油氣供應能力。加快推動“鐵路+”多式聯運體系建設,提高煤炭鐵路運量占比,提升“外煤入魯”通道能力。強化煤電機組運行管理,堅持“四方聯審”工作機制,嚴控機組非計劃停運和降出力。開工隴東至
山東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積極推進
吉林、
甘肅等送端省份新
能源配套電源建設,加快山東發展投資長嶺風電、山能甘肅白銀新能源項目建設進度,不斷提高省外來電中可再生能源電量比例。對接落實國家跨省區優先送電計劃和政府間送受電協議,多頻次參與省間電力交易,拓展“綠電入魯”規模。加快天然氣環網東、北干線建設,開工煙臺港至裕龍島石化輸油管道,建成煙臺港原油管道復線等項目,完善油氣輸送網絡。2023年,全年接納省外電量1250億千瓦時左右。
(十一)加快推動煤油氣儲備能力建設。持續提升煤炭儲備能力,加快山東能源唐口、棗礦物流園二期等煤炭儲備項目建設;強化煤炭實物儲備,確保完成迎峰度夏、度冬政府可調度煤炭實物儲備任務。強化天然氣儲備能力建設,開工龍口南山LNG接收站儲氣工程,建成菏澤白廟淺層地下儲氣庫。到2023年底,政府可調度煤炭儲備能力達到1800萬噸以上,政府儲氣能力保持在2.1億立方米以上。
(十二)強化能源需求管理。加強電力負荷管理,優化調整迎峰度夏、度冬負荷管理方案。提升天然氣應急調峰能力,動態調整天然氣可中斷用戶清單。科學制定電力、天然氣等保供預案,提高應急處置能力。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