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所有監測數據都同步上傳
區塊鏈生態環境監管平臺,在生態環境、公安、法院等部門區塊鏈后臺同步固證存證,不僅沒有修改造假空間,而且具備了司法效力。這次的教訓你們一定要引以為戒,今后千萬不要再抱有僥幸心理了!”日前,在鄒平市某鈣業有限公司,生態環境綜合執法大隊大隊長張鵬飛苦口婆心地對企業負責人勸解到。
此前,濱州市根據氣象和環境質量情況,啟動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鄒平市依托
區塊鏈生態環境監管平臺發現,轄區某鈣業有限公司回轉爐等正常開啟生產,未按要求落實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停產措施。
“以前,通過電監管等設備發現企業治污設施不正常運行或重污染天氣期間未落實應急舉措,只能作為現場執法的線索,需要執法人員前往核實處理,存在數據修改、現場證據缺失等隱患。現在監測數據直接在多部門監管平臺鏈上固證,賦予監測數據法律效力和司法效力,可直接作為處罰依據。”張鵬飛對記者說。
在企業現場,執法人員趕來后,當面出示區塊鏈協同執法電子證據共享平臺存證憑證。有圖有真相,企業只得承認違法事實,并承擔違法責任,最終吃到了罰款81250元的“苦果”。
張鵬飛介紹,此案順利判定的關鍵就在于,區塊鏈生態環境監管平臺通過鏈上加密存儲技術,在保存原有各監管平臺監測數據的基礎上,實現了多部門同步數據共享、鏈上加密和固證存證,封堵了數據造假等漏洞和空間。
結合區塊鏈+
物聯網技術,鄒平市在轄區環境監測總站、自動監測站、環境執法、排污企業等各企事業單位設立區塊鏈節點,將全市環境監測自動站等監測信息上鏈,實現環境監測數據真實、可溯源。
在分表計電裝置內置區塊鏈模塊和定位模塊,用于環保設施運行監測場景,將工業企業產污設施及對應治污設施電量、功率、溫度、震動、頻率、開關時長、開關狀態及電表所在時間和空間位置等基礎信息實時上傳固定,實現工業企業環保設施運行狀態全天候監測與企業停限產指令精準執行。
鄒平市還在自動在線監測分析儀基礎上,安裝區塊鏈可信數據采集儀,同時采集源頭實測值、折算值數據、量程、斜率等操作日志參數及自動監測設備所在經緯度等時空數據并加密上鏈,同步公安、法院共治共享,實現任何人或程序無法從區塊鏈側不留痕跡地修改參數。
通過在各單位和各模塊設立區塊鏈節點,鄒平市逐步構建起生態環境保護
聯盟鏈,為行政執法提供事前存證、固證與事后智能核驗、取證功能,證據實時上鏈存證固證并返回存證編號,有執法需要時,電子證據共享平臺可自動驗證、提交驗證結果。
“依托區塊鏈生態環境監管平臺,不僅提升了監測、監控數據等電子證據的采信度及公信力,還實現了全域監管、異常數據辨別和驗真功能,為環境執法人員精準識別違法線索提供強力臂助。”張鵬飛對記者說。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