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數字經濟是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新機遇的戰略選擇。蔣穎認為,在數字經濟發展中,應注重需求為導向進行探索。數字經濟發展的核心是提高效能,因此以需求為導向探索數字化的應用與發展場景,可以使數據產生價值,發揮數據的生產力。
黃益平表示,原創技術在數字經濟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目前我國的數字經濟具有“大而不強”的特征,數字經濟規模很大,但原創前沿技術的貢獻較少。因此,一方面需要增加科研投入,另外一方面,需要通過知識產權保護的加強、國家與經濟開放度的提高、科研部門和民營企業參與度的增加,促進科研活動的效率提高。
“要以保持開放的態度為最核心抓手,推進創新和應用深化。從國家層面上來說,要進一步推動開放與合作交流。從國內實際來說,要鼓勵科研部門和民營企業,在科研和創新活動中發揮出各自作用。”黃益平說。
在李偉看來,發展數字經濟,重點在于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進一步深度融合。“同時,也應重視對人才的培養。數字經濟與其他產業不同,要以產業人才為主導。人才的培養,尤其是
人工智能、
區塊鏈等新技術人才的培養,將是數字經濟更好賦能實體經濟發展最核心的基礎保證。”李偉說。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