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線上辦理、
“無人簽字”確認的“網貸”合同,
誰來證明合同的真實性?
法官如何查明真偽?
2月9日,江漢法院首次運用
區塊鏈技術,成功化解了一起因線上貸款合同引發的
金融糾紛。
審理經過
蔡某于2019年至2020年期間通過招商銀行APP累計申領貸款16.2萬元,因未能按期足額還款,銀行起訴至法院要求蔡某償還本息費用等共計5.56萬元。
庭審中,蔡某一開始便對電子借款合同的紙質版真實性提出異議,認為貸款申請、發放、還款等都是通過手機線上操作的,數據都是銀行自己保存,完全有可能被修改。
經法官詢問得知,該銀行已對上述貸款簽訂時的原始數據上傳至“至信鏈”區塊鏈存證平臺存證。為查驗證據的真實性,法官將銀行提交的電子數據哈希值上傳至區塊鏈平臺進行驗證,驗證結果顯示案涉電子借款合同數據自上鏈保存之日起未經篡改。
基于完整、充實的原始電子證據,蔡某即對貸款合同的真實性不持異議,當庭表示愿意一次性償還本息。雙方在法官主持下當庭達成了調解協議。
下一步,江漢法院將繼續探索區塊鏈技術在司法審判中的深度運用,通過開展聯調聯試等多種途徑,深入推進數據共享,持續推動區塊鏈技術在多元解紛、訴訟服務、審判執行等方面的深度應用,科技賦能提升司法服務質效,為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和經濟社會在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務和保障。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