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作為基礎性、戰略性資源,是驅動數字經濟發展的核心引擎。多地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對加快推動數據要素價值化做出部署。
貴州提出,加快壯大數字產品制造業,培育
區塊鏈、北斗應用、
人工智能、信創、數據清洗加工等新興數字產業,大數據電子信息產業增加值增長20%。
北京明確,落實數字經濟促進條例,制定公共數據管理、數據開放和數據交易管理等全要素配套體系構建方案。同時,加快形成以數據專區、大數據交易所、數據跨境三輪驅動的數據要素開放流通平臺,持續完善國際大數據交易所功能。
中共中央、國務院日前印發的《關于構建數據基礎制度更好發揮數據要素作用的意見》明確,構建數據產權、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等4項制度,并提出20條政策舉措。
朱巖認為,2023年面向數字經濟發展需要的新技術基礎設施在各地將加速建設,其中,資產數據化將推動產業集群云計算基礎設施建設、政務數據開放共享將推動區塊鏈基礎設施建設、智慧交通將推動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建設。
金天則指出,在數據要素市場規劃建設之初,應當對“什么是數據”“如何為數據確權”做好頂層設計。比如,可以考慮通過融合區塊鏈等科技手段進行數據溯源,為數據確權提供更公正、高效的技術支持,在此方面仍有巨大的探索空間。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