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危機后,美西方與俄羅斯之間的安全對抗催生了“分身戰爭”的新形態,并且很可能成為未來大國軍事對抗的主要特征之一。這一新形態既不同于“熱戰”式的直接軍事沖突,也不同于美蘇冷戰期間頻頻出現的代理人戰爭,而是一種“分身戰爭”,其主要特征是大國彼此之間以提供后勤、情報甚至指揮的方式直接介入對方與其他國家的軍事沖突,成為事實上的重要參戰方。這一安全對抗形式雖然在表面上避免了大國之間的直接沖突,有利于控制局勢升級,但也正因如此,大國可以較少顧忌地在域外沖突中投入自身的后勤、情報、指揮等一系列軍事能力,顯著提高了大國走向安全對抗的可能。當前,美西方政策界出現了對實施“分身戰爭”前景過度樂觀的聲音,主張所謂中小民主政權能夠在“分身戰爭”中有效應對其他大國的壓力,并鼓吹在
臺灣地區針對中國復制這一安全對抗模式。由此可見,未來大國安全形勢仍不容樂觀。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家全球戰略智庫課題組)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