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為什么
金融工具能夠在擴大有效投資方面,取得顯著成效呢?
李開孟認為,金融工具“對癥下藥”,很好地解決了投資項目資本金融資難的頑疾。“我國的基礎設施項目必須籌集一定比例的資本金,才能獲得商業銀行的貸款支持。因此,資本金如何進行融資,始終是基礎設施項目面臨的一個難題。”
國家發展改革委投資研究所副所長盛磊認為,金融工具的特點決定了它的有效性。“金融工具專門用于補充項目資本金,或為專項債項目資本金搭橋。而且,金融工具的成本低,與基礎設施重大項目的融資需求更匹配。”
光明科學城大科學裝置集群配套設施統籌開發項目,獲得了12.75億元的金融工具資金支持。“大科學裝置集群是光明科學城的核心區域。金融工具不僅給光明科學城提供了大額長期低成本的資金保障,還促進了用地審批等要素保障。”
深圳市光明區發展和改革局副局長何天書說。
再如,
青島高科技工業園獲得金融工具資金2.24億元,已于2022年10月中旬全部使用完畢,為項目順利推進提供了有力保障。
“金融工具支持了一大批基礎設施重點項目開工建設。這些項目都是符合規劃、早晚要干、投向精準、前期工作成熟的重點項目。項目的陸續落地,幫助解決了許多長期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事關長遠的大事要事,努力形成精準有效投資。”羅國三說。(記者余蕊、崔璐、衛韋華、何豐倫、肖艷、賈云鵬)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