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領域來看,AR試妝、AR試穿、AR試戴相關技術早已成熟,但一直以來商業化效率并不高。同時,由于相關技術門檻過高,只有平臺企業才有資格參與試水。
微信雖然面向開發者開放了相關的技術,但入局者往往還是要拼實力。目前,從全網來看,真正一腳邁進元宇宙營銷大門的,多為高單價、高利潤類產品。而奢侈品牌表現得最為踴躍。
例如,天貓App的3D體驗空間里,施華洛世奇的項鏈動輒上千,graff情侶對戒近2萬。
而諸如小愛音箱等消費電子產品和樂高積木等玩具產品,由于形狀規范,設備掃描建模后貼圖工序簡單,成本已經能夠壓縮到千元以內。且不同顏色設計SKU的建模工序可以整合,成本能夠進一步降低。
而設計復雜的箱包、首飾,因為涉及時尚、定制和工藝屬性,3D建模成本動輒上萬,特別是后期貼圖工序對人工的消耗成為無底洞。
當然,也有虛擬商品與實物商品結合銷售的業務模式出現。NFT就是這里面的一員。數字藏品雖然經歷了行業的過山車,但由于其獨一無二的確權屬性,以及潮酷社交屬性,依然在吸引大量的年輕消費人群以及尋求創新的品牌商入局。
此外,微信官方對商家應用的限制,是個繞不開的坎。
例如,微信對小程序包體積有著嚴格限制,在優質3D建模動輒超10M大小的情況下,小程序提供的XR體驗是否會有折扣?目前尚未可知。
一位品牌商的技術開發leader坦言,2023年XR框架產品還處于調整期,未來甚至推出單獨的產品形態,所以只是為了蹭一波流量熱度的商家不適合過早投入。
“從小程序到企業微信再到視頻號的運營經驗看,微信團隊會對每一個中大功能進行測試。此外,騰訊內部還會有多個部門針對相應資源賽馬。等官方測試、賽馬結束,少則半年,多則一年。開發者們2024年初入局會是一個比較好的時間節點。”上述開發人員建議。
他還指出,從2015年手機AR落地至今,除了Ingress、Pokemen Go兩款游戲之外,鮮有持續吸引用戶的商業模式跑通。“XR玩法原本就有限,無論是視覺感受還是交互性,都難以達到極致。”
一位計算機視覺領域的連續創業者表達了類似的顧慮。“多數XR框架的‘通病’是更適合展示,不適合交互。微信最大的優勢是通過微信里的各個社交節點,提升XR低成本的傳播裂變。”
視頻號在微信生態下能夠后來居上,超越抖音快手并坐擁8億月活的增長神話,已經證明過這一點。
“行業已經有上百套手機AR營銷方案。但近兩年一方面疫情限制,一方面市場不景氣,導致真正有規模的商用未能出現實質性突破。”上述人士認為,2023年下半年,AR營銷或許會迎來拐點。這也可能是微信XR小程序爆發的機會。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