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數字中國研究院在調研中發現,過去兩年,
區塊鏈應用場景開始加速落地實體經濟,并從數字世界下沉到現實世界。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數字中國研究院執行院長呂鵬表示,現實世界還有大量資產流動依賴人工記錄,效率低,信任成本高。而區塊鏈可以讓物理設備數據化并上鏈,讓它們更有信用、更高效率地參與到商業的交易和協作中。區塊鏈通過幫助大中型企業完成現實世界的數據錨定,還可以間接拉動上下游生態鏈中小企業沉淀數字信用,助力數據資產化。
而這對于相關的企業而言無疑是一種雙贏。“對于互聯網公司而言,開拓了新的業務領域,而實體企業借助數字化轉型,也可以提升自身的業務競爭力。”清華大學全球產業研究院副院長李東紅認為,這也是市場的選擇。數字化可以使實體企業成本降得更低,產品的質量更可靠,交互更及時,客戶的體驗更好,這樣它才更有競爭力。而互聯網公司是天然的數字化企業,在互聯網思維、算法、人才等方面,積累了大量的資源。實體企業數字化轉型,無疑是其發揮優勢、拓展市場的一個好機會。
在不斷助力實體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數字服務商也漸成互聯網科技企業、軟件企業等的發展新目標。
這也是當前市場的一個重要需求。呂鵬指出,中國的服務業數字化要走向縱深,必須大力支持發展壯大第三方數字服務商。而在這當中,平臺企業應承擔責任。第三方數字服務商需要的云計算、數據庫等技術底座,投入大,回報周期長,卻是平臺企業的核心能力。一些平臺企業已經開始布局,前景可期。
雖然行業前景可期,但并非每類企業都具有發展優勢。李東紅表示:“真正能脫穎而出的,等到將來洗牌之后留下的肯定是少數。”
對于各類企業的發展優劣勢,李東紅進一步指出,這其中,互聯網公司的優勢是計算機的數據挖掘與分析以及互聯網思維,另外互聯網公司的用人機制也相對更靈活一點,但是欠缺對于垂直領域的行業知識積累。而垂直行業領域的企業,對自己的行業當然很熟悉,但在數字化思維、人才積累、機制方面其實是不足的。(中新經緯APP)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