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
低碳化轉型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綠色經濟是綠色發展的經濟形態,它包括綠色低碳產業、節能環保產業、循環經濟、生態經濟和新
能源、可再生能源、非化石能源、清潔能源等。發展綠色經濟不僅是長期發展的戰略舉措,也是當前發展的緊迫任務。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實行環境保護、節約資源的基本國策,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生態環境保護逐步加強。1979年~2021年,我國以年均5.3%的能源消費增長支撐了年均9.2%的GDP增長,能源消費強度43年來下降了70%。特別是新時代十年來,污染防治攻堅向縱深推進,綠色、循環、低碳發展邁出堅實步伐,生態環保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2013年~2021年,我國以年均3%的能源消費增長支撐了年均6.6%的GDP增速,能源消費強度9年中下降了26.2%,二氧化
碳排放強度同期下降了34.4%,相當于少用標準煤約14億噸,少排放二氧化碳近30億噸,對全球節能減碳做出了重要貢獻。我們所在的京津冀地區用了8年時間實現了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2021年與2013年相比,兩市一省大氣環境中PM2.5的濃度下降了60%,達到每立方米30微克多一點。今年1~11月,
北京市PM2.5濃度為31微克/立方米,這些都已經低于美國35微克/立方米的標準。明年,按照黨的二十大報告中關于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推進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的要求,我國綠色經濟將迎來一個新的發展期。
一是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發力能力將進一步提高。目前,我國水電、風電、光伏、生物質發電裝機均居世界第一,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已突破11億千瓦。2021年我國清潔能源占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已達25.5%,隨著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重點的加快建設大型風電、光伏基地、新能源發電能力將大幅增強。
二是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水平將進一步提升。2021年我國煤炭消費量占能源消費比重已從2012年的68.5%下降到56%,目前煤電裝機容量已小于清潔能源發電裝機容量。同時,2021年我國煤電平均每度電煤耗已降至305克,超臨界和超超臨界機組占比超過50%,這已經達到了世界較先進水平。隨著煤電節能降碳、供熱、靈活性三大改造的加快,煤炭將得到更加清潔高效的利用。
三是新能源汽車及新能源電池產銷將進一步擴大。今年1~11月份,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量和銷售雙雙突破600萬輛,同比均增長100%。占世界新能源汽車的比重遠超50%。在國內汽車市場上的占有率達25%,同期新能源汽車出口59.3萬輛,同比也增長了100%,相應的我國鋰電池出貨量2021年達到324G瓦時,同比增長106%,占全球市場的59.4%,現在全球市場鋰電池熱。今年以來,我國鋰電池又保持了快速增長,預計明年仍將加快發展。
四是節能降碳先進技術的研發應用。廢棄物的循環利用,工業、建筑、交通等領域清潔低碳轉型,其他綠色低碳和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綠色消費等,都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五是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綠色基金、ESG投資將大幅增加;綠色稅制的改革,有利于節能環保的價格政策的實施,綠色低碳標準體系的完善,碳排放市場交易制度的健全,碳排放統計核算制度的完善,生態系統碳匯能力的提升,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的建立,都將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本文作者介紹:中國財富管理50人
論壇(CWM50)于2012年9月16日成立,是一個非官方、非營利性質的學術智庫組織。論壇致力于為關心中國財富管理行業發展的專業人士提供一個高端交流平臺,推動理論、思想、創新和經驗交流,為相關決策與研究機構提供理論與實務經驗參考,進而為財富管理行業的發展提供不竭的思想動力,最終對中國
金融體系的優化產生積極影響。)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