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信通院相關數字經濟報告顯示,2021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45.5萬億元,較“十三五”初期擴張了一倍多,同比名義增長16.2%,占GDP比重達39.8%,較“十三五”初期提升了9.6個百分點。
多元因素正在推動數字經濟快速發展,其中最突出的,是數字經濟相關政策濃度的全域化提升。天眼查報告顯示,2012-2021年,我國數字經濟相關政策數量從19項增長到335項,其中,
廣東、
北京、
上海,三地2021年數字經濟政策頒布位居前三,數字經濟的高速發展離不開強有力的政策支持。
此外,以數字化公共服務、數字經濟治理體系為主的社會推動,和推動消費動能增長、牽引投資提質增效和促進貿易高水平循環為主的經濟推動,是加快數字經濟建設步伐的兩大動力。在技術層面,新基建的快速發展,為數字經濟發展夯實了基礎條件;產業鏈上下游的聯動需求,成為數字經濟為重要紐帶。
政策加持及市場需求推動了數字經濟相關職業的涌現,“數字人才”炙手可熱。天眼查報告顯示,“數字孿生”“數字化解決方案”相關職業招聘企業3年復合增長率分別高達225%和324%。
數字人才的需求擴容,與各行各業數字化轉型的速度成正相關。為了幫助更多傳統企業將生意做到線上,“數字化管理師”這一新職業應運而生,目前從業人員已超過200萬。而在直播帶貨崛起的大背景下,“大數據分析師”則成為了消費類企業發展
電商的必備人才嗎,通過專業化采集、分析、挖掘等方式,讓數據“開口說話”,幫助品牌洞察迎合消費者的偏好。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