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核查機構而言,目前碳核查中數據造假、數據質量低等問題,對數據原始記錄的核驗存提出較高的技術要求,而
區塊鏈技術不可篡改、可追溯的特性能夠提升原始數據的可信度和真實性,通過隱私計算技術也能對原始數據進行多方核驗,降低核查機構的難度和核查成本。
針對各種難點,業內以
區塊鏈技術賦能碳核查的探索正在興起,也有相關應用項目正在落地。比如,祺鯤科技利用區塊鏈+
物聯網等技術建設運營“區塊鏈+碳中和”“雙碳”核證平臺,讓碳資產基于區塊鏈形成客觀數據鏈,并通過技術手段使得碳資產實現細顆粒度的數字化核證,從而開展多種
金融衍生業務,包括并不限于基于碳資產的企業資產抵押、質押等。
此外,
杭州趣鏈科技有限公司也于近期成立了全資控股企業“泉客科技”,聚焦
能源轉型、
低碳經濟領域,基于區塊鏈技術為相關部門及商業組織提供一站式節能減碳可持續發展解決方案與新能源綜合管理與增信系統。
區塊鏈技術具體如何解決上述的難點? 泉客科技總經理虞博名向記者表示,碳核查是MRV(
碳排放監測、報告、核查)機制中不可缺少的一環,區塊鏈技術具有多方參與、不可篡改的特性,天然與MRV機制有結合屬性。對核查機構而言,目前碳核查中數據造假、數據質量低等問題,對數據原始記錄的核驗存提出較高的技術要求,而區塊鏈技術不可篡改、可追溯的特性能夠提升原始數據的可信度和真實性,通過隱私計算技術也能對原始數據進行多方核驗,降低核查機構的難度和核查成本。同時,通過智能合約技術能夠將數據處理邏輯及過程固化到區塊鏈上,進而確保數據處理過程的合規性。
不過記者也通過前述的公開案例關注到,除了數據源之外,事實上在數據處理過程中,同樣存在道德風險。對此,朱紹康告訴記者,在實際應用中,祺鯤科技將企業每個節點發生的碳排放數據以物聯網等技術手段記錄后實時上鏈,通過多流程、多維度的數據互相印證并加以區塊鏈不可篡改的屬性,使得數據從源頭至處理過程中的真實性都得到保障。
除此之外,在《碳核查系統研究》中還指出,區塊鏈還能為
碳交易提供可信基礎,解決碳交易市場存在交易主體間信息不對稱、碳交易市場信息不透明等問題,降低交易風險;信息安全方面,區塊鏈能保障用戶和物聯網身份安全,并保護碳資產數據的隱私安全。具體而言,在將碳資產數據上鏈存儲時,通過區塊鏈技術和隱私保護技術,可以保證數據的隱私安全。比如,可以通過分區共識、隱私交易、加密上鏈、合約訪問控制和隱私計算技術來保護碳資產數據的隱私性。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