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政府主導的省級
區塊鏈產業園區不斷涌現。為了進一步加快區塊鏈產業“產學研金服用”的協同發展,充分整合各地區科研、人才、產業資源,加速推進經濟增長和產業化轉型,全國范圍內的區塊鏈產業園區建設可謂如火如荼。
公開資料顯示,區塊鏈產業園區建設始于2015年,經過多年發展,大部分區塊鏈產業園已經從早期探索階段走向項目孵化、產業應用落地階段。
從產業園的位置分布看,形成了四大聚集區發展效應,即以
北京、
山東為主的環渤海聚集區,以
浙江、
上海、
江蘇等為主的長江三角洲聚集區,以
廣東、海南為主的珠江三角洲聚集區和以
重慶、
湖南、貴陽為主的湘黔渝聚集區。
2015年上海舉辦第一屆區塊鏈全球峰會,推動區塊鏈概念在中國的傳播。區塊鏈產業園區建設方面,上海也是一馬當先,在2015年創建了國內首個應用區塊鏈孵化基地——虹口區新鏈空間。次年又在上海寶山區設立了第一個區塊鏈產業園——上海智力產業園天空區塊鏈孵化基地。
2017年開始,區塊鏈產業園區呈現爆發式增長。當年4月,
杭州市正式推出國內首個由政府主導和引導建立的區塊鏈產業園——西溪谷區塊鏈產業園,產業園區所在地西湖區政府還出臺了《關于打造西溪谷區塊鏈產業園的意見(試行)》,根據政策,入駐企業可享受房租補助、稅收優惠、科技成果獎勵以及人才扶持政策。杭州進入區塊鏈產業園區發展的快車道。在滬杭兩地的帶動下,江蘇
蘇州、浙江
寧波等地也陸續開始區塊鏈園區建設。
與此同時,廣東作為互聯網企業相對集中的地區,也開啟了對區塊鏈產業園區的探索,僅2017年就在廣州市布局了4家區塊鏈產業園區,隨后在佛山、
深圳加大布局,于2019年增至7家。
這些區塊鏈產業園區的現狀如何?賽迪區塊鏈研究院近日發布的《2021年中國區塊鏈年度發展白皮書》顯示,近年來,隨著區塊鏈行業的快速發展,產業規模急速增長,全國各地開始將
區塊鏈技術作為經濟發展的新動能,區塊鏈產業園區建設速度加快。2021年以來,中央高度重視區塊鏈產業鏈培育,產業扶持政策進一步細化下沉,區塊鏈產業“名園”建設步伐開始加快,產業園從初步建設逐步向高質量發展邁進。
然而發展中面臨的問題也不容小覷。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目前國內區塊鏈產業園區規模體量整體還不大,缺乏區塊鏈技術與實體經濟相結合的經驗。主要存在應用模式與路徑仍需探索、人才培育亟需加強、發展未形成合力等問題。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