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司法最需要保證的是安全,而
區塊鏈技術最大的優勢就是安全性。”郭強告訴記者,“云檢智鏈”通過
區塊鏈技術對人員信息、定位等數據進行實時加密、上鏈認證,構建數據存儲校驗中心,保證電子數據生成、存儲、傳輸、提取安全透明可信,實現數據訪問和操作日志可追溯、防篡改。當非羈押人員發生超出管轄區域或者外出未報備等行為時,變電子數據為電子證據,為事后追責提供可靠依據。
根據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云檢智鏈”通過大數據對非羈押人員開展風險評估,一旦出現非羈押人員未經報備出市、踏入禁入區域、與特殊人員不當接觸、可能出現串供等違法違規情況,將直接推送信息至檢察官、警官和法官進行處置。
2022年初,“云檢智鏈”通過自動分析,發現外地一名被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劉某某3次出現在同案犯荀某某家中。系統自動推送給辦案檢察官,檢察官對二人開展“線上談話”,防止同案犯串供,確保了刑事訴訟正常進行。
徐州市公安局公共交通治安分局民警許永才對“云檢智鏈”贊不絕口。“由于降低羈押率的要求,以往我們考慮過給非羈押人員戴電子手銬或電子腳環,但有形物體不免讓非羈押人員產生被歧視的感覺。且電子手銬功能單一、成本較高,不能滿足日常訴訟需求。”許永才告訴記者,自從用了“云檢智鏈”,通過線上模式進行監管,即節省了成本又不會讓非羈押人員感到被歧視,還能保證監管實效,一舉多得。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