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EX基金會主席谷燕西近日做客《筱靜觀察》第四期,與
上海證券交易所前總工程師白碩暢聊“
數字貨幣監管”的相關問題。
VC人士最先跳出來擁抱區塊鏈,緊接著互聯網企業開始區塊鏈布局,大學教授關注區塊鏈研究,
金融門外漢看到區塊鏈這三個字都得留意半晌。政策層面,開始出現風向標,工信部信息中心聯合起風財經發布《2018中國區塊鏈產業白皮書》,表明國家和政府對區塊鏈這個行業總體態度。
截止到3月底,數字化貨幣總市值為3989億美金,其中
比特幣約占38.42%,
以太坊約占15.94%,瑞波幣約占8.09%,其余上千種資產共同占有24.58%,其中比特幣、以太坊、瑞波幣,Tether、比特幣現金每周交易均在千億美元以上。
目前數字貨幣的交易,都集中在一些中心化的交易所。集投行、交易所、券商、托管銀行、登記結算公司于一身,擁有龐大的用戶量和交易量的同時,也帶來了足夠的交易深度和充分的流動性。但是,過度中心化的治理模式逐漸顯露出了它背后的大問題——系統攻擊、監守自盜,數據篡改。
基于互聯網的數字貨幣,天然具有全球化的特點。如果說我們賬本上的那些資產是放在一個小碗里邊,由區塊鏈來保證它的安全的話,那么交易所里邊的資產,就是放在一口大鍋里。交易所這口大鍋,又分割成一些小的子賬戶,然后再進行交易。資產從小碗到大鍋里的時候,這個大鍋的安全誰來保證?

(坐 左起:谷燕西、白碩、葉筱靜)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