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攻擊使攻擊者可以控制
加密貨幣的“哈希率”,將同一資金花費兩次,并將
區塊鏈分叉成兩部分來創建不同的記錄。同一資金花費兩次又被稱為“雙花”,這一直是
數字貨幣概念中的一個難題。
比特幣的發明提供了解決該問題的方案:區塊鏈和PoW工作證明。
區塊鏈分類賬可以保存被認為不可改變的記錄,PoW系統則需要礦機進行運算來猜測數字,以便驗證交易并向區塊鏈添加新的數據區塊:用于猜測數字的方法稱為“哈希”,而“哈希率”是每秒的猜測次數。
區塊鏈存儲在各臺計算機上,被稱為“節點”。大型網絡中有許多節點,由于其所需的處理能力,大量的節點使攻擊成本變得非常昂貴。同理,節點較少的網絡所需的處理能力較小,所以較容易受到劫持。例如,只要控制了51%哈希率,你就可以將資金發送給交易所并將其兌換成其它加密貨幣,然后使用哈希率來抹去剛剛完成的交易,這樣你就可以擁有雙倍的資金。
從理論上來說,51%的攻擊也可以在PoS系統上實現,但攻擊者需要購買該加密貨幣至少一半的供應量(這將導致該幣價格隨著購買而穩步增加),從而使攻擊成本非常高昂,而且這種真實成本也很難估算。
如果網站上的數據準確無誤,那么,其中隱含的影響是巨大的。許多山寨幣需要重新審視其安全性,時刻考慮遭受51%攻擊的可能性。NiceHash服務可以被用來降低攻擊成本,這使知情者能夠輕易地攻擊加密貨幣網絡。這就提出了一個問題:既然較小的PoW加密貨
幣安全性極其脆弱,為什么51%攻擊并沒有頻繁發生?又或者,類似的攻擊時有發生,只是我們不知道罷了?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