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人類逐漸從“信息互聯”邁入“價值互聯”。人們不再滿足于信息的交流與共享,而是嘗試擺脫第三方的信用背書而“直接交互”,這也有助于節約信任成本。
區塊鏈作為人類社會從“信息互聯”走向“價值互聯”的一項重要新興技術,或成為人類未來生活的技術支點之一。
虛擬空間與信任危機
“信息互聯”的重要特征是“主體懸置”,即不關注具體“主體”到底是什么。人們會對虛擬社會中的交互對象“是男是女”甚至“是人是狗”充滿好奇。同時,技術的發展與應用狀況也決定了對個人信息的保護手段較為有限。在主體懸置的背景下,互聯網技術的早期應用往往不以“個人主體信息交互”為核心,用戶可以在各類即時通信軟件或社交網絡平臺獲得虛擬身份,這一過程通常無需核查用戶主體的身份信息。在“信息互聯”的背景下,技術的發展缺乏對人本價值的關注,個體或被迫卷入強勢的互聯網而成為“總體上的被動者”。
“強網絡、弱主體”的格局,雖然帶來了互聯網的繁榮,但也引發了諸多社會問題。比如,網絡犯罪問題,其總量與不法程度較之物理空間的同類犯罪呈現幾何級數增長,而案件的偵破卻由于“主體懸置”背景下用戶身份的虛擬化面臨較大困難。此外,“信息互聯”中虛擬空間的信息極易被篡改,人類社會賴以良序運行的信任遭遇了空前的危機。同時,這一信任危機較之傳統物理空間的信任危機更加凸顯。
就信息技術發展的歷史向度而言,“信號—數據—信息—價值”的技術發展脈絡,推動著人類從現實世界向虛擬空間的拓展。電子信號通過簡單的功能關聯即可切入人類生活,也正是從這種簡單的關聯開始,人類意志開始滲透并逐漸主宰虛擬世界。而以區塊鏈為基礎,基于擴展現實提供沉浸式體驗,或可將虛擬空間與現實世界在經濟系統、社交系統、身份系統密切融合。
技術層面的探索固然重要,但對人類生存意義的追尋同樣不可或缺。不容回避的人類“心身問題”以新的方式重現人類視野,人類似乎需要一種“形而上”與“客觀實在”的結合體。虛擬世界的拓展,豐富了人類的數字生活,同時也加劇了虛擬世界的信任危機。不同于傳統現實空間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危機,虛擬世界中的信任危機不限于人與人之間(簡稱為“人人關系”),而擴展至人與物之間(簡稱為“人物關系”),甚至是物與物之間(簡稱為“物物關系”)。人類社會對數字生活提出了新的數字正義和社會信任需求,而區塊鏈為化解人類信任危機提供了新的可能。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