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超:如果將石油視為工業時代的
能源,那么數據就是數字經濟時代的能源。海量數據本身并不能直接顯示出價值,需要收集、分析、計算、存儲,通過進一步的歸類、變形、演繹,形成可用的數據庫,才能最終釋放數據的商業價值。
鏈上數據是公開的,且可以被任意瀏覽,但它們是以最原始的狀態呈現,并不是人人都有提取并加工整合如此海量數據的能力。如果你不是專業人士,就無法了解這些數據的真實價值。就像原油需要冶煉,同樣,鏈上的數據只有通過被「翻譯」、「提煉」,才能為更廣闊的群體認知和使用。
全球市場上
區塊鏈數據服務已十分流行,在美國,Chainalysis、Ciphertrace 等機構為美國執法部門提供虛擬貨幣追蹤、行業分析研究、虛擬貨幣托管等服務。其他知名提供鏈上數據服務廠商包括 Dune Analytics、Nansen、Glassnode 等,近年來也頻頻獲得資本的認可。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