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幾年,我們一直致力于為Web3.0做更好的底層框架的開發。那么Web3.0應該具備怎樣的屬性呢?我們簡單梳理一下。
Web1.0:只讀互聯網。互聯網很早就已經存在了。在早期的黃頁或者門戶網站,網頁是“只讀的”,用戶只能搜索信息,瀏覽信息,無法進行個人分享。
Web2.0:可讀寫互聯網。用戶不僅僅局限于瀏覽,他們還可以自己創建內容并上傳到網頁上,可以通過手機或電腦,通過微博、微信等平臺分享自己的生活。最明顯的變化是信息變得不再是從官方到個人了,而是拓展出來交互式的內容產生。
對于Web3.0,根據行業和立場的不同,大家可能有不同的定義。而在在
區塊鏈或者元宇宙行業,我們更多是希望把Web3.0定義為一個數字資產以及數據回歸個人和社區的時代。當用戶不希望共享數據時,有權利通過私鑰來保證自己的數據所有權和使用權。
面向Web3.0的愿景,我們如何更好地借助已有的區塊鏈開發框架和跨鏈框架來開發高度定制化的高效的應用或者系統,成為了亟待解決的問題。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