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分布科技到本體,李俊認為這是一次
聯盟鏈與公鏈的融合。基于此前的技術、運作經驗,在對未來的戰略判斷中,李俊認為公鏈與聯盟鏈的融合、聯盟鏈的公有化、多鏈跨鏈必定是大方向。
“首先基于一個判斷,
區塊鏈未來一定是開源開放的,假設想用閉源的形式保留專利或者核心部分,是形成不了護城河的。因為區塊鏈本身就是建立信任,如果不開源開放,不面向全社會公開接受審核和挑戰,本身就是個黑盒子,更不用提建立信任。”
不過,李俊強調,當前行業內談論的跨鏈大多還是指實現數字資產之間的跨越。而更大的場景是在“跨界”,連接實體世界,將鏈上鏈下的機制打通,“比如鏈上的一筆交易加入了電子合同和簽名,線下產生糾紛時能夠成為法律依據,我認為這個方向比單純的幣兌幣的跨鏈要重要的多。”
李俊用“敏捷開發,小步快跑”形容本體的開發進度,截止目前,本體已經發布了第一版測試網絡,包含完整的管理框架,智能合約和基礎的塊鏈協議,以及分布身份框架數據交換協議等。而本體第一版的路線圖也在近期公布。本體路線圖以新一代高性能公有鏈和鏈網體系,以及分布式信任協作平臺與生態為兩條核心戰略線,旨在于互聯網之上建立一個基于區塊鏈的可信區域。在這個區域當中,人們對其中的各類人、財、物、事、信息、服務都可以進行快速的自動化的驗證識別,而本體將為用戶的隱私保護與自身信息的使用提供技術支持。
社區進展上,本體最近先后發布了與紅杉資本,丹華資本,經緯中國,真格基金等頂尖機構,以及與 Tembusu Partners、Accomplice、Hashed、分布科技等企業的“共建者計劃”,與各方一同參與、建設、治理及服務行業生態圈及相關企業,促進交流,推動創新,一同探索“新一代基礎公有鏈”和“分布式信任生態”應用拓展和優秀應用孵化,打造支持實體商業應用的新一代基礎公有鏈,以及鏈接實體商業場景的分布式信任生態。
談到對行業現狀的看法,李俊說,“盡管目前
區塊鏈項目很多,但市場本身將會起到篩選的作用。好的項目會經過市場的選擇留存下來,獲得更多的資源。這一篩選的過程,會利好真正的頭部項目。”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