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業與元宇宙融合,“數字藏品是一個開端。” 陳旻麒說。這個觀點也得到了鄺芮的認同。“在以后的元宇宙交互場景中,數字藏品的形態肯定與現在不一樣,但這一定是內容產業的一個發展方向。在虛擬世界中,實體書的形式也會發生比較大的轉變,它究竟會呈現出什么樣的形式?想象空間是非常大的。”鄺芮說。
在陳旻麒看來,涉足數字藏品領域出版業有很多優勢。首先,出版業擁有龐大而優質的資源;其次,數字藏品能將傳統出版物的IP或者核心內容進行精準、直觀的數字化呈現;第三,數字藏品的稀缺性、購買者身份不可篡改性、內容的獨特性符合收藏愛好者的口味,尤其是年輕人。
“出版社應盡快趕上科技的風口,為出版融合發展、數字出版發行轉型升級奠定堅實的基礎。” 國家新聞出版署科技與標準綜合重點實驗室
區塊鏈版權中心主任劉天驕說。
劉天驕還透露,由他們中心牽頭的“數字藏書”項目,下一步將推出全國各大出版社的優質圖書和藏書票,包括小說、非小說類、專業書、劇本、報告、日記、書集、攝影繪畫集。
也許,在不遠的將來,再提起圖書,我們會想到的,不再是時常翻閱的紙質書,也不是隨時隨地可瀏覽的電子書,或是博物館展柜上斑駁殘破的“老寶貝”。而是一串代碼,一種可增值資產。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