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載
區塊鏈快車,數字藏品一路延展到各個領域,一時之間,萬物皆可成為數字資產。除了游戲、非遺IP外,本月初,數字藏品還進入媒體領域,目前已經多家媒體機構推出了自己的限量版數字藏品。
但在火熱的數字藏品市場背后,人們的擔憂從未間斷。不久前,周杰倫收藏的NFT就被盜竊了。同時,限量發行的數字藏品因其稀缺性在二級市場價格暴漲;市場冷卻后,價格泡沫會否消失仍未可知。
以“稀缺性”為由的概念炒作往往會帶來泡沫,荷蘭郁金香泡沫就是前車之鑒。
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
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盤和林提醒,數字藏品不能僅關注“稀缺性”,因為這類藏品的價值并非是一種被市場多數承認的“價值”,而是極具主觀性的。“數字藏品對于普通工薪階層、貧困家庭甚至是一些普通投資者而言,其只不過是一堆代碼或者資本的游戲,沒有任何意義。”
信達證券研報顯示,數字資產行業的產業鏈由基礎設施層、項目創作層和衍生應用層構成。其中,基礎設施層和發行平臺密切綁定,其價值捕獲來源于數字藏品的鑄造和發行,平臺按發行總金額的一定比例收取平臺手續費并與
區塊鏈技術提供商分成。也就是說,發行的數字藏品項目越多,發行總額越高,基礎設施層和平臺的收入也越高。
那么,數字藏品是否只是看上去很美?正在回暖和退潮中搖擺的數字資產市場,又能否可以成為同元宇宙生態空間的一個連接器?對此,天風證券認為,純數字藏品交易熱度退潮,標志著數字資產應用探索深化,從長期看,在去中心化的元宇宙體系中,數字資產有望作為價值承載物。目前,多數數字藏品項目不具備投資意義上稀缺性,整體享受的發展紅利期有限,反之,其背后的經濟生態更具持續性的項目,將具備更長遠的發展空間。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