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鏈新》收到了一家地方博物館工作人員發來的信息,對方表示想了解國內數字藏品的現狀,并希望發布數字藏品,但不知道在眾多的平臺中如何選擇。在春節后,《鏈新》接到類似的咨詢已經不下十次。
中國移動(600941)通信聯合會元宇宙產業委員會執行主任于佳寧表示,目前國內數字藏品的發展還處于早期,對于數字藏品平臺還沒有非常明確的評判標準,不過,項目方可以參考底層技術、平臺流量與交易額等指標。
行業分析人士對《鏈新》表示,目前國內希望發布數字藏品的項目方大致可以分為幾類:1、IP代理,關心的問題是如何賺錢;2、跟風型,即看到同行在發數字藏品,有賺錢效應或者宣傳效果,便也希望加入進來;3、長期運營型,比如一些傳統的大品牌發行數字藏品。
有項目方對《鏈新》表示:“能賺多少錢是其次,主要是數字藏品太火了,發行數字藏品既是一種宣傳,也是對品牌形象的提升。”
不過,把賺錢放在首位的項目方也不在少數。有平臺負責人便向《鏈新》表示:“行業內盛行‘賺一票就走’的風氣,這很不利于行業的健康發展,建議項目方多了解數字藏品,考慮長期運營,比如項目方建立自己的用戶
社群,做長期的賦能等,事實上,長期運營的收益將遠遠大于短期。”
據《鏈新》觀察,項目方選擇平臺主要考慮的因素包括平臺流量、行業經驗、發行成本和利潤等。流量是關注的重點,無論是以利潤為導向,還是以品牌宣傳為目的,流量都是最關鍵的因素。
至于數字藏品的發行成本和利潤,《鏈新》多方了解到,各平臺上發行數字藏品幾乎沒有成本,利潤則多采取分成制,平臺分成多的達50%甚至更多,最低的則有20%、10%。一般而言,流量大的平臺分成相對較多,優勢則是銷售量能得到保證。不過,由于競爭的原因,有些主流平臺也會設置較低的分成比例。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