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商務部發布《關于
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放寬市場準入若干特別措施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內容主要有六大領域、包括二十四條具體措施。其中,在放寬和優化先進技術應用和產業發展領域市場準入方面提到,創新市場準入方式建立電子元器件和集成電路交易平臺;放寬數據要素交易和跨境數據業務等相關領域市場準入;優化先進技術應用市場準入環境;優化5G、
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方式;支持設立國際性產業與標準組織。
在完善
金融投資領域準入方式方面,《意見》明確,一方面,提升農產品
供應鏈金融支持能力。鼓勵金融機構基于真實交易背景和風險可控前提,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依托農產品供應鏈產業鏈核心企業(以下簡稱核心企業),開展存貨、倉單、訂單質押融資等供應鏈金融業務,降低下游經銷商融資成本。注重發揮核心企業存貨監管能力、底層貨物分銷處置能力,匯集驗收交割、在庫監控等交易信息,打造動產智能監管大數據平臺;鼓勵以“銀企信息系統直聯+物聯網+
區塊鏈技術”創新方式,打通銀行、核心企業、倉儲監管企業等系統間信息接口,引入企業征信、信用
評級等各類市場化機構,動態更新業務數據并形成電子化標準倉單和風險評估報告;鼓勵以區塊鏈和物聯網設備為基礎,形成存貨質押監管技術統一標準,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確保貨物權屬轉移記錄等信息有效性。穩妥規范開展供應鏈金融資產證券化。探索運用數字人民幣進行交易結算。
另一方面,推動深港澳地區保險市場互聯互通。積極推進保險服務中心有關工作,在符合現有的法律法規前提下,為已購買符合國家外匯管理政策的港澳保險產品的客戶提供便利化保全、理賠等服務,推動深圳與港澳地區建立有關資金互通、市場互聯機制,試點在深圳公立醫院開通港澳保險直接結算服務并允許報銷使用境外藥品。
同時,提升貿易跨境結算便利度。支持境內銀行在“展業三原則”基礎上,制定供應鏈優質企業白名單,優化供應鏈核心企業對外付款結算流程,憑優質企業提交的《跨境人民幣結算收/付款說明》或收付款指令,直接為優質企業辦理貨物貿易、服務貿易跨境人民幣結算。研究支持供應鏈上下游優質企業開展經常項目下跨境人民幣資金集中收付。鼓勵深圳針對中國(
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前海蛇口片區內優質企業制定支持政策。
此外,優化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市場環境。探索基礎設施收費機制改革,針對地下綜合管廊等基礎設施,探索創新資產有償使用制度,按照使用者付費、受益者補償原則,合理提高資產端收費標準,提升資產收益率。研究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稅收政策,支持開展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試點,減輕企業和投資者負擔。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