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一話題上,古典VC與數字VC詮釋了不同觀點。古典VC謹慎樂觀,表示即使是大趨勢,很長時間內仍會并存;而數字VC則表達了理想的未來。
“打個最簡單的比方,做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看起來原則不一樣,但是都做兩件事情:第一是做公司權益,第二是價值判斷。”李豐笑道,“要是因為所有老百姓都能買股票,就沒人來做二級市場的基金管理和投資,就不會有巴菲特了。”
楊守彬也認為
區塊鏈和區塊鏈投資一定是不可阻擋的趨勢,但并不是一出現就把其他東西都顛覆掉。他回憶起2013-2015年股權眾籌涌現的時候,“很多人都說股權眾籌革了投資人的命,錢不夠,大家湊,眾籌就完事了。但是這些年過去,是不是真得革了投資人的工作?并沒有。”他認為,如果我們對區塊鏈這個時代越有信心,對當下應該越有耐心。
丁若宇用區塊鏈思維對比了股權和
token。他認為股權實際上是未來利潤的折現,股權屬于公司,并不屬于全社會。而Token是開源的,屬于全社會的,并不是建立技術或商業壁壘,而是形成整個社區的共識。
“Token的核心不是通過中間商抽取抽成,而是通過流通的商業本質,會產生很多基于區塊鏈基礎設施上才能產生的殺手級應用,有可能成為萬億、百億標的,這些才是長期看好的。”
“Token是相對股權更先進的經濟模型,可能這話會得罪一些人。” 許超逸說,但他也認為不會替代所有股權。他將Token投資和古典VC投資,分為早期、中期、晚期三個階段:
早期來看,Token的投資規模在快速擴大,因為投資的方式比較簡單,回報比較高,流動性非常好,所以在近幾年,Token基金的規模會快速擴大;
中期來看, Token投資和VC投資相對并存,股權時代,因為并不是所有行業都適合去Token化,我們認為一般在共享、分享、大規模協作的這些行業,做Token化非常合適。但是一些集中式更加有效的行業還是做股權投資;
長期來看,股權和Token以后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以后可能投資了股權,更多是映射到鏈上的股權。在美國很多地方開始了證券式的Token合法化的一些東西。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