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1年,勝利油田能耗總量和強度連續7年下降,靠的是什么?作為油田節能工作的參與者,我認為最大的秘訣便是這16個字:勇于擔當、科技先行、持續發力、久久為功。
經過幾十年開發建設,勝利油田逐漸顯現出綜合含水高、用能成本高、用能單耗高的“三高”癥狀,這是油田開發后期常見的“老年病”。2014年,油田開出了“能效提升”藥方,我們孤東采油廠先后組織實施了孤東油田四區3-4單元注采結構一體化調整、東三聯區域一體化能效提升等項目。
作為一名
碳排放管理員,我主要負責采油廠節能技術研發推廣、碳資產管理、
能源管控中心建設運行及節能標準化工作,參與采油廠新能源項目建設。做這些工作,不僅要通政策、懂標準,還得理解各類相關技術,通過我們的工作,讓大家感受到綠色
低碳帶來的實實在在的變化,把綠色發展的種子牢牢“種”在生產一線、撒播到人們心里。
早些年,原油加熱所用的加熱爐、注汽鍋爐都以原油為燃料,煙氣排放污染大,碳排放強度高。2017年以后,油田全面實施用能結構調整,燃料油改成了天然氣,由高碳轉型為低碳。部分聯合站還采用了技術更先進、更節能、更環保的采出水余熱加熱技術,實現了資源綜合利用。只說我們孤東采油廠的兩個聯合站余熱項目,年溫室氣體減排能力就達到了1.5萬噸二氧化碳當量。
2021年,油田錨定“雙碳”目標,發布了時間表和路線圖,新能源使用占比大大提高,溫室氣體減排量也更加可觀了。這里面,也有我們的努力和心血。比如,從能耗角度看,如果把注水、采油、集輸系統看成一個人,這個人無疑是臃腫的;要想瘦身,不是單減哪一部分就能實現的,而是要靠運動、控制飲食等一系列措施“整體塑形”。于是,我們提出一體化能效提升思路,并在全油田推廣。這項研究獲得了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推動節能技改從單體設備改造向系統化、智能化、綜合化改造升級。
過去一年,最讓我們欣喜和振奮的是,習近平總書記于去年10月來到位于東營市萊州灣的勝利油田萊113區塊,了解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技術研發應用情況。總書記的聲聲囑托,讓我們激動極了,渾身好像有使不完的勁兒。
此時此刻,一年一度的碳盤查正在進行,我正和其他碳排放管理員一起,對所有溫室氣體排放點進行梳理,核算清楚碳排放量。我還參加了新型電動機選型實驗,為的就是找出性價比最高、節能效果最好的電動機,用最小的能做最大的功,讓我們的油田更加生機勃勃。
光明日報記者 張勝、劉茜、陳建強、趙秋麗、馮帆、陸健、張國圣、王斯敏
光明日報通訊員 謝尚國、尹秀秀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