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現有
碳排放交易市場在構成
區塊鏈時會形成由政府部門、配額購買方、第三方交易機構等多方參與或分布式多方參與的
聯盟鏈。當前的碳排放主要建立于碳排放配額和中心化運行的基礎上。
已有應用層有碳排放額登記請假平臺、CCER項目交易登記平臺等碳
金融項目,全國/區域碳排放交易系統、第三方認證機構、政府/控排企業。
在應用前置層,監管機構會在SDK全網接入的情況下進行數據分析、配額核查碳排放量,運用政府、企業、監管機構和第三方機構各自的身份密鑰管理生成簽名和信息發送到對應的節點進行信息存儲。
數據層會自動監控審查碳排放數據因子,碳排放具體交易分配數據,并簡歷配額購買方的紅黑名單,進行分布式記賬并將數據可視化。
在區塊鏈的核心層則是運用P2P網絡的事件廣播通知機制,在多種安全機制下進行權限管理,建立分布式存儲的數據庫。
2021年5月,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在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標準化協會(IEEE-SA)提交的國際標準提案《基于區塊鏈的
碳交易應用標準》正式立項,該標準也是IEEE首個“區塊鏈+碳交易”國際標準。該標準總結提出區塊鏈在碳交易領域的技術應用要求和規范,將幫助我國碳交易實現全生命周期溯源管理,解決碳交易多主體身份認證效率低、數據確權難等問題,通過分布式數據多方共同維護,保障碳交易數據可信共享,提升業務效率,為整個碳交易行業提供
區塊鏈技術指引和規范。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