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幫助投資者了解特定市場總體情況,以此作為投資的參考基準(Benchmark)。比如,傳統市場上大多數的基金,會以“是否能跑贏滬深300”作為衡量基金收益率的基礎。在目前的
數字貨幣市場中,不少量化團隊只能以
btc或ETH等主流數字基金的價格作為Benchmark。隨著數字貨幣市場的規模化,類似的指數將成為必要。
二是為后續的交易和創新提供工具,包括指數基金,股指期貨、期權交易等,提高市場流動性和交易規模。比如,上證50 ETF等指數化產品的出現有利于大型機構的基金進入,進一步增強大盤藍籌股的流動性。據
火幣方面透露,2018年6月上旬會在火幣Pro站推出以火幣主力指數為跟蹤標的指數化產品。
此前,關注數字貨幣二級市場投資的機構,就已經嘗試推出相關價格指或者指數基金產品。據Cointelegraph報道,今年年初,有不少美國公司希望將數字貨幣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引入市場。類似都被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駁回,ProShares、Raffety資產管理公司和VanEck都撤回了
比特幣ETF相關的提案。
類比傳統市場,火幣推出該指數,也對上述兩方面有一定左右。然而從交易維度看,目前數字貨幣的體量與傳統二級市場依然相距甚遠,基本的交易策略、流程和規范未完全成熟;同時,由于各國監管層面未認可類似產品,大規模的機構資金進入仍被限制。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