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一個
比特幣的價格為20美元。2017年,轉一個比特幣要花20美元。對于比特幣信仰者來說,比特幣的歷史性高價、越來越多人的參與和媒體的關注,都是值得慶祝的。然而,我們總感覺有些不對勁。比特幣現在火爆得要命,但也一團糟。無論如何,2017年對于比特幣來說都是非凡的一年。在12個月之前,即使是最熱心的貨幣支持者也很難預測到當前的事態。但他們也無法想象,現在要花20多美元來轉一枚比特幣。在今年,比特幣實現了巨大的飛躍。不幸的是,并非所有的方面都在進步。
中本聰的白皮書是否將比特幣設為一種微型交易的P2P結算系統,這一點仍有爭議。但可以肯定的是,幾百美元以下的東西是不能用比特幣交易的。從明網到暗網:比特幣交易費用都十分高昂。盡管如此,比特幣最熱心的捍衛者仍然堅守陣地。在互聯網的某些角落,有些質疑中本聰和比特幣的聲音:“我給一個朋友5美元,卻需要15美元的交易費用,請問這是未來的貨幣嗎?”在這一問題上,Reddit
論壇前三個回應都是這樣的:
?改變錢包設置?
?我贊成你的說法,但成本要相對交易的投入量來比較。
?有一些項目正在努力降低諸如SegWit(比特幣隔離見證)、閃電網絡等交易費用,這樣會更便宜,請耐心等待。
這些反駁都是有一定道理的,但現在,隔離見證或等待閃電網絡的到來并沒有多大幫助。每個人都有自己心中的定價,一個他們愿意出售比特幣的價格,以及他們愿意支付轉帳的價格。支付20美元來轉價值1000萬的比特幣看起來比較合理。支付同樣的金額來轉價值100美元的比特幣似乎是荒謬的。比特幣曾一度不適用于微交易,但現在它已經進入了一個不適用中等規模交易的階段。
比特幣的許多新投資者都很節約,他們每周會留出50美元,用于投資
數字貨幣。他們曾被建議:“把你的比特幣儲存在私鑰錢包里。”現在,他們發現,他們唯一的選擇就是在交易所里存儲他們的比特幣,至少等到他們持有的比特幣數量達到可以轉回硬件錢包的程度之前。如果把數字貨幣比作
能源,比特幣就會是煤炭:運輸昂貴,必須大量運輸才比較劃算。每次你想生火時,都不可能訂到一把煤,只能是一袋煤。
以太坊和比特幣現金的交易費就比較便宜。
煤炭確實有一個好處,那就是長壽。在數字貨幣術語中,比特幣是名副其實的化石。它從一開始就存在,由于它的市場主導地位,品牌認知度,以及資本的鎖定,難以將其摧毀。擴容解決方案很可能會到來,交易費用最終會下降。問題是,這些解決方案能否及時到位。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