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數字
金融服務的目標需求包含用戶體驗、提升效率、保證安全、降低成本,實現普惠性、智能化、泛在化等,亟須一些基礎學科和創新技術作為支撐,而
區塊鏈、
人工智能、云計算以及5G等技術,支撐了很多創新應用。”9月10日,在2021中國(
北京)數字金融
論壇上,中國人民銀行
數字貨幣研究所副所長狄剛如是說。
數據顯示,自2016年開始,我國區塊鏈企業注冊數量快速增長,2017年是2016年的3倍,2018年又是2017年的3倍,達到1.6萬,2020年以后達到2萬多。從全國的情況來看,
廣東的注冊企業最多,其次是
山東、海南。
區塊鏈技術應用也“多點開花”。在數據存證、防偽、溯源以及
供應鏈金融領域,區塊鏈都得到了廣泛應用。同時,區塊鏈技術知識產權的應用也在不斷積累。目前,我國已有6000多家企業擁有區塊鏈相關專利,技術集中在數據安全技術、
聯盟鏈技術、共識機制和智能合約等。
“目前,我國區塊鏈技術產業已經初具規模,已經進入穩步發展期。”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黨委副書記盧衛認為,經過多年發展,區塊鏈技術的增長勢頭還在,雖然有所放緩,但產業生態方面已經初具雛形。
以金融領域為例,盧衛稱:“區塊鏈技術解決了供應鏈鏈條長、信息隱瞞或者篡改的造假情況。”
在數字人民幣的研發中,區塊鏈也展現了其應用前景。據了解,目前,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正在積極探索數字人民幣
區塊鏈應用,在發行層基于區塊鏈構建了統一分布式賬本,提升了對賬效率;同時在國際清算銀行創新中心的支持下,央行正聯合多國開展多邊央行數字貨幣橋項目,探索使用分布式賬本;同時也建設了貿易金融區塊鏈平臺,還承擔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大專項。
“隨著未來進入到價值互聯網階段,區塊鏈將成為數字經濟的關鍵基礎設施,并應用在產業互聯網、數字金融、全球化治理等諸多領域。”在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長魏亮看來,我國區塊鏈行業正在回歸理性,技術創新持續地多向突破。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