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企業入局
按照被廣為接受的定義,NFT是指基于
區塊鏈技術的非同質化代幣,不同于
比特幣等同質化代幣,它具有不可分割、不可替代的特性。也就是說,當一件產品進行數字資產認證轉換成NFT之后,就成為了區塊鏈上獨一無二的數字資產,產品的來源、售價、轉賣等信息都能被記錄。
近兩年來,NFT在國際市場上的發展突飛猛進,涉及的領域越來越廣泛,包括數字藝術、虛擬資產、游戲、域名、門票等。尤其是一系列“天價交易”事件推動NFT被更多人所熟知,其中最轟動的莫過于藝術家Beeple將其創作的5000張日常畫作拼接在一起,制作成NFT進行拍賣,最終以6934萬美元賣出。
在我國,今年以來NFT以藝術領域為起點,相關應用和開發逐步推進,越來越多個人和企業相繼入場,多位音樂人和畫家發布了自己的NFT數字作品。
動作更打眼、影響更大的是互聯網企業的入局。比如,今年5月,阿里拍賣推出NFT數字藝術專場;6月,支付寶推出NFT付款碼皮膚;騰訊則在8月上線NFT應用軟件“幻核”,首期限量發售“有聲《十三邀》數字藝術收藏品NFT”……在互聯網企業的推動下,用戶對NFT的認知也在不斷提升,參與熱情高漲,幾乎每件產品一推出即售罄。
為何互聯網企業紛紛試水NFT?知名數字交易平臺歐易
OKex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文學認為,這主要是因為NFT具有唯一性、稀缺性、不可分割等屬性,為數字資產的存儲、流轉打開了想象空間。他舉例,音樂作品容易被侵權、舉證困難等問題一直困擾著創作者,而NFT的不可篡改、可追溯則能很好地解決這個痛點,為版權保護機制的完善提供了更好的方案,這也是NFT首先在藝術圈流行開的重要原因。
“隨著數字經濟的發展,未來數據將成為企業最重要的資產之一。”中國通信工業協會區塊鏈專委會輪值主席于佳寧表示,NFT可以將數字內容資產化,讓數據實現權屬清晰、數量透明、轉讓留痕,成為連接現實世界資產和數字世界資產的橋梁,互聯網企業正是瞄準了這一發展前景,相繼入局NFT。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