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佳稱,目前
區塊鏈+
供應鏈金融目前的盈利模式是通過提供服務收取費用,但未來的盈利模式,還需要進一步探討。
據他介紹,豐收供應鏈金融科技平臺有三款產品:為上游多級供應商融資提供解決方案的“豐收E鏈”;為核心企業或資金方特殊定制的“豐收E鏈OEM”;針對下游B端的信用融資產品“豐收E融信”等。
其中,“豐收E鏈”基于
區塊鏈技術的可追溯、不可篡改特性,將核心企業與一級供應商形成的應收賬款轉化為債券憑證E單,并為平臺上所匯集的一到多級供應商提供可拆分、可流轉、可貼現的債權融資。這一模式打破了傳統供應鏈金融應付賬款只能為一級供應商進行融資的局限,可為整個供應鏈體系提供融資支持。
目前與豐收供應鏈達成戰略合作的有包括銀行、信托、保險、證券、互聯網小貸以及P2P在內的逾20多家機構,其中與渤海銀行、包商銀行、
上海銀行、民泰銀行等已經開始全面推進供應鏈金融中的核心企業、鏈屬企業、消費端的金融業務。
“我們已與快消、零售、汽車、冷鏈等多個行業企業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已有匯源等上市公司、行業龍頭企業入駐,我們為其提供高效優質的供應鏈金融服務。”盛佳說。未來,豐收供應鏈金融科技平臺將圍繞上市公司、行業龍頭企業、B2B平臺等資質優良的核心企業開展服務。
行業報告數據顯示,預計到2020年,國內供應鏈金融市場規模將接近15萬億元。“盡管目前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大企業集團和技術公司布局區塊鏈+供應鏈金融,但是面對一個這么大的市場,對創業公司而言這仍有足夠的空間。”盛佳說。
作者介紹:豐收科技董事長、網信集團CEO盛佳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