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目標的實現不僅是對各國經濟結構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對社會公眾的低碳生活方式轉變提出的新需求。
那么,如何才能通過有效的傳播手段來提升全社會的碳中和意識、促進公眾低碳行為,從而倡導全世界公眾共同助力實現氣候目標呢?
本文整理了4個頗具創意的公眾傳播形式,讓我們一起看看,世界各地的創意工作者們都開了哪些“碳腦洞”吧。
IPCC日前發布的第六次評估報告第一工作組報告中指出,整個21世紀,沿海地區的海平面將持續上升,這將導致低洼地區發生更頻繁和更嚴重的沿海洪水,并將導致海岸受到侵蝕。以前百年一遇的極端海平面事件,到本世紀末可能每年都會發生。
這種結論很令人擔憂,但是在忙碌的日常生活中,人們未必能有足夠的想象力去思考這到底是意味著什么。于是,2021年被評為歐洲綠色之都的芬蘭城市拉赫蒂推出了一個特殊的音樂項目,他們為全世界創作了一首名為《ICE》的樂曲,這首曲子由世界上的第一支碳中和交響樂團拉赫蒂交響樂團演奏,當人們打開這首曲子的網頁時,網頁會判斷用戶ip所在位置,只有ip處于最容易受到海平面上升威脅的100個城市之一時,人們才能聽到這段旋律,這些城市包括上海、倫敦、悉尼、阿姆斯特丹、邁阿密等等。
這首曲子長達10分鐘左右,以一段溫和的豎琴旋律開始并迅速增強,人們可以感受到強有力的節奏和對比鮮明的和聲——就像地球在為它的存在而戰。曲目創作者塞西莉亞·達姆(Cecilia Damstr?m)希望通過這種情感切入的方式表達全球變暖以及生態系統的崩潰是如何摧毀地球上的美麗冰川的。在樂曲結尾,人們會再次聽到大約幾秒鐘的豎琴聲,這則是在告訴所有人:我們仍然有機會改變未來。
今年6月份,在英國康沃爾舉行的G7峰會附近出現了一個大型藝術裝置“回收山(Mount Recyclemore)”:一組歷時6周,用2噸廢棄電子產品制成的G7領導人頭像。
這座“回收山”以美國的拉什莫爾山為原型,由英國長期專注于環境問題的雕塑藝術家喬·拉什(Joe Rush)與一家專門從事可持續購買、租賃和回收技術的美國科技公司Decluttr共同合作完成,旨在引發一場公眾關于電子垃圾的討論,因為G7集團國家(英國、美國、加拿大、日本、德國、法國和意大利)每年要產生約1590萬噸的電子垃圾。而Decluttr的研究則發現,有超過50%的美國人甚至不知道“什么是電子垃圾”,更不認為隨意處理廢棄電子產品會造成負面的氣候影響。作者希望能夠通過這種裝置藝術呼吁更多公眾意識到電子廢棄品與氣候之間的關系,從而改變生活方式,并督促各國政府加大力度落實電子廢品回收政策。
電子垃圾是世界上增長最快的生活垃圾類型,聯合國發布的《2020年全球電子廢物監測》報告稱,僅2019年全球就產生了5360萬噸電子垃圾,人均7.3公斤,其總重相當于350艘大型游輪。這其中,小型電子產品占據了所有電子垃圾的最大份額(32%左右)。到2030年,全球電子垃圾可能將達到7400萬噸。
與這個驚人數字相比,全球電子垃圾的回收情況卻十分不理想,只有17.4%左右。大多數電子垃圾沒有被進行妥善的處理,而是被直接丟棄、填埋和焚燒,這會對我們的世界構成非常嚴重的環境風險。比如,像冰箱、空調等電子產品,廢棄后會出現制冷劑逸散,而制冷劑含有的氯氟烴和氫氯氟烴正是加劇氣候變暖的溫室氣體之一。2019年,僅是廢棄制冷設備向大氣中釋放的溫室氣體就有至少9800萬噸,約占全球排放量的0.3%。
不僅如此,隨意丟棄的電子垃圾還意味著這些技術產品中所含的珍貴生產材料無法被重復使用,當我們購買新電子設備時,就會引發更多的原材料開發和提煉,這種生產過程又必然會增加溫室氣體排放。
好的一面是,這也為我們指出了一個減碳途徑:適當的電子廢棄物管理有助于減緩全球變暖。比如,2019年僅17.4%的電子垃圾回收率就避免了1500萬噸的碳排放,這意味著電子廢棄物的再利用還有很大的減碳空間,同時也意味著電子廢物回收再利用這個循環經濟產業有著非常大的挖掘潛力。
如今桌游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歡迎,是朋友聚會、親子活動的熱門選擇。有道是“流水的新桌游,鐵打的大富翁”,在各種桌游類型里,大富翁絕對是可以和各種主題跨界碰撞的王者存在。
想要倡導碳中和,特別是讓下一代理解碳中和的相關概念,與其照本宣科,不如寓教于樂。美國一家專門設計桌游的公司Late for the Sky就曾推出過一套環保題材的大富翁Earthopoly。這套游戲本身采用了綠色低碳的生產材料和生產方式,在游戲規則中,地圖不再是城市或國家,而是所有人共享的地球。玩家的獲勝目標是“實現綠色環保”,所以大家攢的不是錢而是碳信用,要換取的不是房地產而是清潔空氣,留下碳足跡的玩家要被罰款,做了“壞事”后也不會像傳統大富翁一樣被送進監獄,而是會被送到垃圾場。
能夠在保留大富翁模式游戲性的情況下,讓玩家學習和自然環境、碳稅、碳信用、碳足跡、可再生能源等議題有關的知識,并通過競爭強化玩家對綠色環保的追求,這樣的“碳中和桌游”對于不知道如何向身邊親友進行理念倡導的人來說,絕對是一舉多得的創意設計。
唯一的遺憾是,這套游戲沒有中文版,我們也十分期待未來中國的相關企業能夠設計出類似的桌游,讓更多人有機會接觸到碳中和的概念。
購物是普通公眾造成碳排放的一個主要途徑。當我們在網上購物時,我們會去了解最低價格、折扣活動、產品好評、店家信譽,以此來判斷是否應該剁這次手。——但是我們很少會在購物前先考慮下這次購物會不會給氣候帶來過大的影響。
網購很方便,但就是因為太方便,人們甚至來不及思考一下可能的氣候后果就已經做出了選擇。為了讓消費者能夠看到自己的每一次下單會帶來多少碳排放,2020年,一群多倫多地區的大學生制作了一個應用于Chrom和火狐瀏覽器的拓展插件,名字就叫“中性(Neutral)”,安裝之后,人們就可以在購物時順便查看該產品的碳足跡是多少,并權衡這次購買所關聯的環境成本。
Neutral的創始人們希望通過這樣一個簡單的擴展應用幫助消費者們實現更可持續的網上購物。為了把產品碳足跡表現得更加直觀,這個插件還會顯示一些比較性的說明來解釋相應碳排放的影響。例如,當你打算買上圖中那個掃地機器人的時候,就會看到這個機器人的碳足跡是97.8kg,相當于開車389.6km的排放量,會導致1466.9kg的冰川融化。而如果你想要將這次購物造成的碳排放消除掉,只需要通過插件選擇“抵消此次購物”,就可以通過插件關聯的相關項目實現個人購物的碳抵消。截至去年,Neutral已經幫助亞馬遜用戶抵消了超過53000kg的二氧化碳排放。
目前這個插件只能查看亞馬遜上面的產品碳足跡,未來可能會擴大到更多的購物網站。之所以先瞄準亞馬遜,是因為亞馬遜是大規模網上購物的發源地,擁有近50%的電子商務貿易額,且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流行,亞馬遜的全球銷售額還在大幅增長。
想要實現全社會的碳中和,必須要每個人都做到減少浪費,并養成勤儉節約的購物習慣。類似Neutral的插件所起到的作用,大概就是成為人們網購時的沖動冷卻劑,以便促進更理性的消費。而我們的每一次謹慎購物,也不光是在為自己省下不必要的開銷,更是在幫助地球遠離升溫1.5℃的未來。
- END -
文|朱琳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