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律問題
在法律的角度來講,
區塊鏈形式的
數字貨幣受到了法律的限制。在2013年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發布的相關法案中明確指出,
比特幣不能利用正常貨幣發行的方式進行發行,而且這種貨幣也不具有普通貨幣的法償性和強制性,所以不能以真正貨幣的形式進行命名與使用。在性質的方面來講,數字貨幣屬于一種虛擬存在的貨幣形式,不具有普通貨幣的法律地位,所以無法在市場進行有效的流通與,最重要的一點是比特幣與財政方案、普通貨幣存在著沖突。數字貨幣的發展對于國家貨幣而言是一種威脅與挑戰,同時政府的政策權益也受到了挑釁。
(二)安全性
在顯示的角度來講,
區塊鏈技術具有一定的匿名性、穩定性以及安全性,并且在進行交易的過程中非常的方便,對于數字貨幣的發展有著很大的幫助。雖然此種技術具有多種優勢,但是在進行實際發展的過程中,仍然會遇到多種的挑戰與問題,要想完成規模化、廣泛流通非常的困難。在發展區塊鏈技術的過程中遇到最為重要的問題就是安全,黑客攻擊數字貨幣的事情經常發生,所以要想實現區塊鏈技術的廣泛應用,那么就應該針對實際的問題與重要的問題進行解決。通過有關數據顯示,在2017年大約價值10億的數字貨幣被盜,從中可以清楚的看出安全問題具有的重要性,而且也是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之一。
(三)監管問題
在
金融的角度來講,區塊鏈技術屬于金融事業一項非常重要的創新,同時也是具有創新性與針對性的技術類型,不光是在安全方面存在諸多的問題,在監管方面同樣存在缺陷。目前雖然很多個人機構已經不使用傳統的監管措施,跨國類型的交易也提升了監管具有的難度,所以在監管方面仍然存在漏洞,若是不對這種現象進行完善,那么就會嚴重影響區塊鏈技術的未來發展。監管部門需要對監管方案進行創新,對重要的監督制度進行不斷的完善,這樣才能讓消費者的權益得到保障,同時也為數字貨幣的發展提供了理論支持。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