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
山東蔬菜生產的旺季。記者在山東莘縣采訪時發現,當地把 “
區塊鏈”技術融入到了蔬菜產業鏈當中,提升了蔬菜供應全鏈條的安全性。
山東莘縣是一個蔬菜生產大縣,全縣蔬菜常年播種面積在100萬畝以上,年產量達520萬噸。早在20年前,莘縣就開始引入農產品質量安全的認證制度。但隨著產業不斷升級,一些老方法開始顯得力不從心。
原來的追溯由于技術含量不足,是手工輸入的,存在著輸入的信息不全、信息的量不夠,在輸入的過程當中難免摻雜著人為的因素。
從2020年開始,莘縣與國內互聯網企業合作開發了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新型農產品追溯系統,給每件蔬菜產品打上不可更改的唯一身份證。相關技術人員介紹,“區塊鏈”技術中最重要特點就是不可偽造、全程留痕。這就好比參與蔬菜生產的每個人都有一份賬本,這些賬本是同步更新的。無論是管理部門、生產者還是物流企業,誰增加或者修改了一下其他人都能看得到,這就避免了過去各個環節可能存在的黑箱操作和不透明的問題。
據了解,農產品的生產鏈長、節點多,給溯源監管帶來了不小的難度,而“區塊鏈”技術的引入有望形成全產業鏈的有效監管。另外,專家認為,不僅蔬菜產業,“區塊鏈”技術也可以進一步推廣到化肥、種子等產業當中。
農業農村部信息中心副主任 王文生:
種子、化肥、農藥,它的節點明確、它的管理規范、它的標準也是齊全,相對齊全;另外一個,價值也高。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