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佩江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分析認為,區塊鏈是一種新的技術體系,簡單理解它是一種去中心化去信任化和去中介化的商業模式或者一個技術體系。它的優點就是降低了中間的交易成本和信任成本,提供信用保障。“從這個角度上來講,區塊鏈未來有很廣的應用前景。從目前來看,應用的最好的還是虛擬的數字。數字世界的應用主要是
金融領域,包括金融游戲、文化娛樂,知識產權數字產權等。”
2016年,工信部發布《中國區塊鏈技術和應用發展白皮書》,列舉了6個應用相對成熟、應用前景廣闊或具有潛在應用價值的應用場景,包括金融服務、
供應鏈管理、文化娛樂、智能制造、社會
公益和教育就業等,并對區塊鏈的應用價值進行了展望。
近兩年時間過去了,區塊鏈技術在一些領域的應用已經實現突破,特別是在金融領域的應用發展較快,如京東金融與建元資本、中誠信證評、中誠信征信合作發行一單全程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汽車融資租賃的ABS項目,樂信的超級賬本等。
盡管前者是基于以商業契約方式開展合作的聯盟鏈展開,而后者則主要是基于集團內部的私有鏈技術,但兩者都是利用區塊鏈的分布式記賬、不可篡改、內置合約等特性,解決金融業務中因參與節點多、驗真成本高、交易流程長而造成的效率低、信用風險較高等痛點。
以樂信的“超級賬本”為例,如果一個用戶在樂信的分期樂商城分期購買了一部iPhone,在資產端,后臺涉及的系統有
電商業務系統、風控系統,而在資金端,會涉及樂信旗下的桔子理財系統或者鼎盛資產管理系統,如果是由鼎盛資產管理系統合作的某個外部資金方提供的資金,則會涉及銀行的業務系統。
在以前的交易鏈中,每個節點都要記一筆賬,有可能會產生各個節點數據不一致的情況,因此,各系統之間的對賬是個工程浩大的事情。
而在樂信基于區塊鏈的“超級賬本”系統中,每個節點都有一份共享賬本的自身拷貝,并且拷貝用的是共識協議,所有的交易都嚴格保證一致,令各系統的協同變得更為高效。也就是說,有了這個共享賬本,各方的賬目都公開透明,所有的記錄都實時同步給各個參與方,而且不可篡改,也不需要再花費人力物力去對賬。
對于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的炙手可熱,何一平并不感到驚訝。在他看來,區塊鏈技術本身就自帶金融屬性,即使是非金融領域的應用,也會涉及很多金融的概念。比如代幣就具有一種在小范圍內流通的貨幣屬性,而區塊鏈的共識機制,也會建立一種脫離了傳統中心化的信任關系,從而激發各式各樣的投融資行為的發生,所以區塊鏈和金融密不可分。
但這并不意味著區塊鏈技術應用在其他行業不被看好。5月9日,唯鏈及普華永道聯合發布《2018中國區塊鏈(非金融)應用市場調查報告》,將目光鎖定在其他應用場景,這也是業界第一次針對區塊鏈非金融領域應用開展調研。
根據報告,在目前已經采用了區塊鏈技術的公司里,應用比例從高到低分別是“防偽溯源”“分布式數據存儲”“身份認證”“共享數據應用”以及“供應鏈管理”,除“防偽溯源”以50%應用比例高居榜首外,其余四個比例都在20%左右。
何一平表示,
區塊鏈應用非常廣泛,目前各個領域都有應用,比如醫療、
能源、教育、文創、食品溯源、共享經濟、供應鏈的管理,甚至企業內部的治理,都在嘗試利用區塊鏈技術。
而在報告中,物流、政府項目和醫療被認為是區塊鏈技術最有應用前景的前三個領域。其中,“物流”作為區塊鏈技術應用最為天然和領先的行業,最有可能創造價值。而“政府項目”因具有很強的示范和增信效應,能夠極大地提升區塊鏈技術的快速認知,也被看好。此外,“醫療”領域對于信息真偽辨別的需求遠大于其他領域,特別是在對自身狀態信息、醫療信息和藥品信息的真偽驗證上。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