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媒體思維遇到互聯網時代潮流非常不適。2000年初,主流電視臺看到地方衛視,覺得很不屑,完全不放在眼里,固守自己的十幾個衛星頻道,覺得自己“天下無敵”,批評各地方媒體內容的“弱智”(比如對“超級女聲”的口誅筆伐)。
新四小龍等知名地方衛視:芒果臺,鴨梨臺,香蕉臺等各式水果臺撐起了娛樂節目整片天空,老牌媒體只能面對“兩低一高”人群制作著蹩腳的節目,越來越像“XXX大舞臺”。
這些新媒體剛剛感受到萬眾矚目的良好感覺,網絡媒體在缺少監管的突然爆發,各類新節目將觀眾的注意力從電視轉移到了PC,并進一步到了手機。偶爾在公共衛生間聽到的“雅間”里的咯咯笑聲代表了新時期的娛樂碎片化。
被碎片化的不僅僅是視頻娛樂,讀圖時代的便利性以及高可讀性文字的隨處可見,都將原有的媒體霸權們撕得粉碎。
從央視到地方衛視,從電腦到手機,從微信朋友圈到今日頭條和“抖音”們,從PGC到UGC,內容的載體不斷變化,隨之而來的是原創內容的生產壟斷的土崩瓦解,自媒體時代以爆炸式增長方式充斥著我們的感官,影響著我們的判斷,改變著我們的審美和選擇。越來越獨立和自我的人們其實已經不知不覺地被“控制”了:
北京和紐約在關注同樣的話題,“靠山”屯和陸家嘴在看著同樣的快手短視頻,唯一不變的卻是大V和網紅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也越來越強,“全球化”統一思想的工作就這樣順利的完成了。
個體人的行為和內容產出越來越分散化和去中心化,媒體和媒介就僅僅是一個管道,將內容生產者和消費者結成了P2P網絡。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